汉末刘琦传_第四章 潜形匿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潜形匿迹 (第1/2页)

    天边月色低垂,若隐若现。

    几只零星的鸟儿站在远处的枝头之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兵士们收拾好一地的狼藉,借着火堆,架上了朝食。

    望着襄阳城的方向,马不停蹄,依旧是他们今天的目标。

    很快,湮灭了一切痕迹的他们再次上路了。

    这次,没有再选择官道。

    沿着崎岖弯弯的小路,带上找来的向导,他们速度慢了下来,却也就此丢失了踪迹。

    避过城池,跨过村寨,趁着夜色,刘琦一行人一头扎进了岘山之中。

    岘山,怀抱襄阳,位其西南,乃荆山之余脉也。山虽不奇却险峻异常,岭虽不高而秀雅十分。

    其东,有山名曰鹿门。汉水穿两山而过,使其宛如两尊巨人,守护着襄阳城的安宁与稳定。

    山中一片寂静,有雾气环绕。

    牵着马匹,步行在羊肠小道,一行人裹紧了衣甲,小心地走过,未有言语。

    没一会儿,他们便找到了一处开阔地带。

    四周有些许树木点缀,枝不繁,叶也不茂。

    不远处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溪,缓缓流淌,在月色之下泛起银光。

    借着月光,他们扎好营寨,就着清凉的溪水,咀嚼随身携带的干粮,没有生火。

    抬头远远地望去,襄阳城已然映入了眼帘。

    那城墙之上不时跳动的火光,好似人间模样。

    也许是心神有了松懈,那连日来的奔波不断涌上了心头,疲惫。

    众人努力地强撑着身躯,进入了各自营帐,倒头便已酣然入睡。

    就连执勤的兵士也都无精打采,手中的长矛或拖或拄,全然没了正形。

    见此情形,刘磐眉头紧皱。

    前不久的那场刺杀,至今还在他的脑海深处回荡,让他仍旧心悸不已。

    如今又见这般情况,更是让他的怒意开始勃发。

    提刀,顶盔,他亲自带队,绕着营寨转了几圈。

    看了看隐没的月色,又瞅了瞅无声的四周。

    清晨,薄雾缭绕。

    刘琦紧了衣袍,出了营帐,慢慢地踱步到了小溪之畔。

    溪流不过丈尺来宽,清澈见底。

    岸边,有几许水草正在随风摇曳,肆意地舞动着自己柔软的身姿,仿佛自由。

    襄阳城已近在咫尺,但他的心却也越发得难以平静。

    也许是近乡情怯,但更多的或许是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形势。

    所谓,一发动而千矢随,需得慎之又慎。

    他需要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襄阳,所以不战而胜是他最理想的结果。

    待得执掌乾坤,他有的是时间从容布局,一一计较。

    但蔡氏又岂是易与之辈,他知道这也只不过是他的痴心妄想罢了。

    早早地起来,他显得忧心忡忡。

    身后,两名兵士默默相随,不远不近地跟着,并没有打扰此间的宁静。

    “大公子!”伊籍轻步来到了身旁。

    刘琦扭头看去,嘴角处露出了一丝微笑,“书佐怎不多睡会儿?这连日来的奔波却是幸苦了。”

    “大公子不也起得如此之早嘛!”伊籍笑着回了一句,随后迈前一步,低声道:“大公子可是在忧心襄阳局势?”

    闻言,刘琦摇了摇头,没有言语。

    北风浅唱,枝叶曼舞,时间就仿佛这一弯浅浅的溪流,蜿蜒而走。

    刘琦忽然抬手,指向了溪中的鱼群,笑道:“书佐,溪中之鲦鱼出游从容,子言其乐乎?”

    伊籍一愣,略带有几分诧异,不知大公子这是何意?

    此事他亦是知晓,乃《庄子·秋水篇》所载。

    然大公子于此时突然提出,却是让他有些捉摸不定,不知何故?

    看着溪中的那一丛鲦鱼,他沉思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大公子见谅,籍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但其生于天地,养于溪流,尚能从容出游,籍以为亦当乐也。”

    似是并不在意伊籍的回答,刘琦笑了笑,再次问道:“那不知,若头鱼不善,其亦当乐乎?”

    语气是这般地风轻云淡,好似清风拂面,不惊云雨。

    然而,此番言语却在伊籍的心中骤然乍响,惊起了漫天波涛,使其许久都难以平静。

    也不知,他究竟是联想到了什么,就连脸色都变得有些煞白无颜。

    “书佐这是怎么了?可是难以回答?”刘琦看得有几分惊异,那眉眼处似乎还挂有些许莫名的笑意。

    闻言,伊籍咽了咽口水,张口好似欲要说些什么。

    可那话语,就好像卡在了喉咙之中似的,总是无法出口。

    抬头又看了一眼刘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