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谁能从中获利? (第3/3页)
每个方面都领先了全民超神。而全民超神玩家,剩下的只有倔强,毕竟玩了这么久,让他们说放弃就放弃,他们有点做不到。可惜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游戏用不了几年就会停服。再看英雄战迹,上架首日只有五万下载量,连代理的虚荣、永恒命运都打不过,没人把它当对手。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英雄战迹在前期的确唯唯诺诺,但在两年后却拥有四千万日活跃用户。这不就是妥妥的现实版逆袭吗?其他厂商不在乎,但星空互娱对他们的每一个对手都非常重视。只有总结失败的经验,才能让自家的游戏发展地更好,相比之下,竞速类游戏神速出道即巅峰。超高的画质,流畅的cao纵感,再加上精致的建模,氪金的同时还保证了游戏平衡性,刚上架一天时间,就把同类所有对手给灭了。相比于自由之战,神速的热度明显更高,除了竞技类、它还有一些rpg、养成、社交类游戏属性。唯一的缺点是,手机不好的话玩起来体验感不佳,如果在星云手机上玩,那就没没什么问题了。总结下来一句话:星云os对游戏的优化有了一种独步天下的味道,因为游戏体验是最直观的。使用日常应用的体验,各大厂商的旗舰机都差不多,如果不拿出来对比,星云os优势还真不明显。为什么ov敢卖这么多年高价低配的手机?因为他们的目标用户对游戏需求不高,自然也体会不到。而且他们的系统优化还算不错,很多人天天骂的高价低配机,用的时间却比一些旗舰机还要长。当然,这不是为高价低配推脱的借口,刘大郎始终认为,高价就该有高配,这才是做产品的态度。但也不得不说,ov的方式才是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因为他们的单品利润会更高,生存空间也更强。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厂商有无数个,他们都以为只要把性价比做到更出色,用户就会买他们的产品。实际上不一定,小米已经把性价比的标签烙死在了自己身上,其他厂商再做性价比时总差点意思。一旦产品销量不佳,收益上不去,面临的供应链、资金链压力非常大,再想翻盘的话就不容易了。按照刘大郎的判断,在未来一年内,一些厂商就得凉凉,比如市场份额急剧缩水的酷派、金立等。星云科技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出手,找好入局时机,趁机把这些品牌最后一点利用价值都榨干。毕竟工程师是无辜的,与其被互联网公司挖走,还不如把这些人才集中起来,全力突破科技瓶颈。趁着星空互娱的三款游戏热度暴涨,星云科技官方又发了一条公告,官宣了下一代星火游戏手机:无烬星河!星火-烬要来了!这条消息一出来,星云用户们都惊呆了,尤其是买了星火游戏手机的,顿时有一种被背刺的感觉。连带着手里的游戏都不香了,还有一些愤怒的用户,跑到了星云社区里,用截图威胁星云科技道:“看到没?你要是敢出星火游戏手机,我就把游戏给卸载了!”实际上他们也知道,这种要求有点无理,但他们没办法接受自己刚买了不久的手机就变成了老款。刘大郎看到后很想说一句,孩子,习惯了就好,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隔几个月就得被背刺。星火游戏手机的进度已经算慢的了,看看别的厂商,两个月就出新款,岂不是被刺成马蜂窝了吗?而且星云科技并不会因为出了新款手机,就放弃了对老款的优化,除非硬件水平实在是跟不上。毕竟新版本的星云os,会围绕着更高水平的芯片来设计,放在老款芯片上体验感就不会那么好了。很多机型都是这样,不更新系统还好,一更新就变卡、发热严重,最终只能被迫换新款手机。解决星云用户背刺感的方法也很简单,由星云科技旗下大v和数码博主进行爆料,宣传新款星火-烬的配置和价格有惊喜,老款也够用!他们不爆料还好,一爆料,一些星云用户更难受了,尤其是刚从二级市场买了星火-烈的用户们。还没玩几天呢,第三代星火游戏手机就出来了,实际上想想,三代手机已经跨越了将近两年时间。这一代星火游戏手机,和下一代的星雨手机,会把两个中端系列的价格彻底稳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星火游戏手机的起步价,包括后续的新款,起步价会定在3500~4000之间,而星雨手机的起步价会更高一点,定在4000~4500之间。当然,刘大郎敢这么做的底气在于,每一代的星火、星雨系列,都有一个让消费者无法拒绝的点。看似把1500~3500的市场让了出去,实则不然,星云科技并不会完全放弃,他们还准备了后手。他们会在未来收购一些倒闭的,但影响力不弱的手机厂商,比如金立、锤子,然后拿来自己做。不需要多,每年推出一款纪念机型就可以,收割一波为情怀买单的用户,同时又不至于下手太狠。毕竟为了情怀买单的用户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偏理智,扩大星云产品线的同时还能给友商留条路。星云科技在之后要做的一些事情,靠他们一家根本做不到,如果能跟友商们合作的话会更好一些。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星云科技该消停的时候,他们又做出了一件让整个华夏手机市场都震撼的事:星云科技起诉了苹果!与此同时,远在东南亚的菠萝科技、印度星云科技、以及数十万名ios用户也把苹果给告上法庭。一时间,无数消费者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wc,什么情况!”还是那句话,苹果的降速门可大可小,三星的爆炸门也可大可小,就看后续的舆论导向cao纵。国产各大厂商同样不会放弃这个压缩苹果市场份额的绝佳机会,现在就看谁能从争斗中获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