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大劫_第十七章 案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案情 (第2/2页)

桩命案似乎涉及谋财,随后又召集了附近的住户,挨个询问,一问之下果然发现了一些端倪。

    一个老汉供述,就在王阿大横死的前一天,有个行脚的货郎路过,嘻皮笑脸的向老汉打听哪家人最老实,他不舍得住店,想出五个铜子借宿农家一晚。老汉本打算亲自赚这五个铜子,但货郎笑嘻嘻的嘴上说的全是好话,就是不肯上老汉家,老汉无奈之下,只得指了王阿大的家给他。

    飞熊队的卷宗上记了一笔:“黄老梆面目丑恶”,解释了老汉失败的原因,丑人做不了善事。

    另外王阿大的邻居李焖子也提供了线索,他声称在货郎投宿的那天夜里,看到王阿大家的灯亮到很晚,这很不寻常,因为王阿大孤身刨食不易,把每一文钱都看得很重,素有“王不拔”之称,夜里向来是不点灯的,就算有客人,支付的那点报酬也不足以让王阿大如此慷慨;夜里两人似乎发生过打闹,有东西打翻的声音,不过李焖子睡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有多管;另外第二天一大早,李焖子刚刚开门就看到货郎也从王家出来离开,背的褡裢似乎比前一晚大了很多。

    飞熊队的调查指向一个明确的推论:货郎夜宿王阿大家后起了歹心,将王阿大杀死之后,夺财而去,这样邻居们和柳万全的供述全都对上了。

    剩下唯一的问题是缉捕货郎回来审问,但是这个问题就麻烦了。

    外面天宽地广,这个连哪里人氏都弄不清楚的货郎已经走了七天,谁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另一个更让飞熊队挠头的问题是,他们调查出来的结论更加有说服力,足以就此结案,然后缉拿货郎就行了,但县衙死不认可,捕役们声称律法不能容私,凶手没有抓到,此案就不能糊涂了结——但真正的原因不用猜也能知道,捕役们大棍打死了柳家的仆役,真要按飞熊队的结论定案,那捕役们一个屈打成招的罪过是跑不了了。

    案子就卡在这儿了。

    丁零把卷宗一推,仰头长叹一声:“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啊!”

    曾似也手足无措:“这不是要办案,这是要办三原县衙……飞熊队这是把人得罪了,拿我们顶缸!”

    按卷宗的记录,这桩案子的脉络其实已经一清二楚了,只是三原县衙从中作梗,害怕背负屈死证人的责任,不肯结案。偏偏他们又占着理:最关键的凶手没能到案,抠着律法的话确实不能结案。

    案子并不复杂,但山芋确实烫手。

    “完了,要多个爹了。”曾似沮丧的说道。

    孟夜长一直在捂着鼻子,抱怨被茅三顾打出来的伤口破了他能大富大贵的福相,此时接话道:“丁白刀此言差矣,你也是衙门中人,怎么就有理无钱莫进来了?”孟夜长一脸正气的说道,“还有曾白刀,我怎么觉得你很期待多个爹呢。如果缺乏父爱,鄙人可以代劳。”

    “滚!”被点名的两个捉刀人齐声怒骂。

    “我倒是跟你们想得不一样,三原县衙做得没错。”孟夜长嘿嘿笑道,“凶手没抓到就是没抓到,哪能随便结案呢?”

    丁零朝他怒目而视,这人穷苦出身,不然如花似玉的jiejie也不会当了史垂名那个老头的侍妾,虽然做了捉刀人,但总是自然而然的敌视官府中人。

    “归根到底还是飞熊队把案子办岔了,不能让三原县衙心服口服。”孟夜长不管丁零的眼神,接着说道,“这份卷宗满是漏洞:邻居听到打斗是半夜,为什么货郎要等到天亮才逃离现场,是专门等着给人看见的吗;还有王阿二,七八年都没找到哥哥,刚一埋下去第二天就找来了,怎么就这么会挑时候?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你是说……”曾似眼睛一亮,“这件案子另有隐情?”

    “我是说……”孟夜长将手背到身后,“我们得去现场看一看。真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它是从勤劳的捉刀人手里查出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