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逍遥传_第二十四章:欲图中兴身先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欲图中兴身先死 (第2/2页)

的苏轼不顾随从劝阻,带病前往寺庙烧香。就是在这座寺庙,苏轼写下平生最后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也就是绝笔诗,短短24个字,却精炼总结一生悲惨遭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五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范遥听说后,他想起初次见到那个一缕长髯的正义大文豪,不禁唏嘘。

    崇宁元年腊月,卢俊义十四岁,因为家中父亲生病,因此辞别周侗回家照顾父亲去了。这一下周侗跟前就一下子没了徒弟,这也让他有点落寞起来,范遥和鲁智深的武艺已经不需要他再多指点,他也一下清闲起来,于是就辞掉西北禁军教官的职位,说是要去江湖游历一番。种师道再三挽留不住,只得由他去了。

    这日,范遥和鲁达两人到了周侗家里,师徒三人围坐一桌,周侗的家并未在延安府,所以这里只有他一人,也难怪徒弟散去之后,他就意兴阑珊。饭桌上,周侗少有的拿出了一壶酒,给范遥和鲁达都倒上一碗,范遥和鲁达起身接过。

    周侗也给自己倒了一碗,然后说道:“习武之人不可过多饮酒,否则有损修为,特别是鲁达,我知道你喜好喝酒,别以为偷偷喝我不知道,你以后莫要贪酒,否则以你的性格必然会在酒后乱性,做出不智之事。”

    鲁达低头不敢和师傅对视。

    周侗又对范遥说道:“范遥,我知道你胸怀大志,我没有别的要告诫你,但是我想请你答应我在我有生之前不要将武器指向大宋。”

    然后他又叹了口气说道:“当今圣上不似哲宗先帝,对军国大事都不放在心上,长此以往国家必危。”

    范遥听完说道:“师傅放心,我绝不会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周侗点头,“你们三个徒弟我都很满意,鲁达性急鲁莽,俊义稳重但性格优柔,范遥以后这两个师兄若是遇难,你要出手相助啊。”

    范遥说道:“师傅放心,两位师兄胜似我的亲兄弟,他日若有困境,我必然出手相助。”

    周侗听后也豪气一笑:“我这三个徒儿将来必然都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来咱们干杯!”

    师徒三人将酒一饮而尽,范遥虽不是第一次饮酒,但是这碗酒下肚,觉得别有滋味,万般情愫仿佛都升腾起来。这顿饭,师徒三人一直吃到天色昏暗,范遥和鲁达都喝醉了。因为军中不许醉酒,所以范遥和鲁达提前就告了假,就住在了周侗家里。

    第二日一早,范遥带着宿醉的头晕起来,听到旁边的鲁达鼾声如雷,他起来一看,发现桌子上放了一封信,上面写着范遥、鲁达亲启。范遥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周侗给他们留下的书信。信上写道:我徒范遥、鲁达,为师不忍见师徒临别之幕,故留下书信一封,当你们见到信时我已经远去多时,你们也勿追赶。鲁达从小跟我长大,本性善良,乐于助人,但是性格急躁,办事唐突,日后难免吃亏,日后尽量不要吃醉,免得酒后失性,惹出祸端。你虽为师兄,但是日后要多听你师弟范遥的劝告,若有难处,你兄弟二人要相互帮助。我徒范遥,你虽带艺投师,但我也倾囊相授,你天资不凡,遇事冷静,日后必然大展宏图。我只劝你日后不要轻易反宋,如今外族强大,一旦内乱大宋岌岌可危。另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莫要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战场之中不比江湖比试,暗枪冷箭一个不防就要枉送性命。另外你仕途过于平顺,不知官场险恶,官场之争甚于战场,切记切记!另外符枪我已收回带走,日前梦到一只大鹏鸟投于中原,不知是否是我功法暗示,衣钵传人。我也要去寻访一番,你二人武艺勤加练习、不可荒废,莫要给为师脸上抹黑。落款写着周侗二字。范遥摇醒鲁达,给他看了书信,鲁达看后泪流满面,范遥也不禁伤感流泪。鲁达收起书信,二人将屋子收拾干净,庭院打扫,东西归置放好,才锁了门回到军营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