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卜先知 (第2/2页)
几分古怪,忙伸出手试图搀扶对方。 就在这时,忽见几个小卒火急火燎地从堂外闯进来,气喘吁吁道:“启……启禀几位大帅、将军,大喜,大喜啊!” “什么大喜?” “探子来报,贾鲁昨夜已病亡,今日一早,城外的元军便撤走了!” “什么?” 听了探子的话,堂下所有义军将帅,包括郭子兴、朱元璋在内,皆呆立原地,瞠目结舌,随后纷纷将目光转向郭洺—— 世上哪会有这么巧的事,难道……真有什么白发老人给对方托梦? 发现众人眼神复杂地望着自己,郭洺只当没有看见,面不改色地转过身,捧起案上的茶盅抿了一口。 吃惊吧,让你们吃惊的事,将来还有的是呢。 … “天叙,你说元军还会不会到濠州来?” “孩儿认为,如今元军首先要对付的,是亳州的刘福通,还有在江北举兵的张士诚,暂时不会再到这边来,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只有三件事,屯粮、招兵、练兵!” 随着贾鲁的死去,被围了五个月的濠州城得以解围,数万元军作鸟兽散,留下大量来不及带走的粮草和辎重。 由于先前预言了贾鲁之死,如今郭洺在濠州城内的名望迅速攀升,就连郭子兴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有什么重大决策,皆要先听一听他的意见。
“说得好,说得有道理哇!” “咱们郭公子,真是越来越像那戏文里的诸葛亮了!” 好歹也是从信息时代来的,郭洺的见识见解,自然不是其他土老帽能比的,每次都能说出一些看似很有道理,实则屁用没有的建议。 然而郭子兴及其麾下的一众部将,却还是对他佩服不已。 郭洺心里忍不住感叹,啧,这帮古代人,真是太好糊弄了。 … 日子就这样又过去数日。 这日吃过晚饭,郭子兴忽将郭洺留在堂下,似乎有事欲同他商议。 “儿啊,几天前你义兄回了趟老家,给为父招来了七百兵马。如今他打算从七百人里挑出二十四个,到定远继续招兵,你看……” 郭洺听到一半,心中大惊,忙出言打断:“父帅,这么说,你答应重八哥了?” “这个倒还没有。”郭子兴坐在官帽椅上,捋了捋胡须,摇头道:“为父正是拿不定主意,才想听听你的看法。” 郭洺闻言,缓缓松了口气,立刻斩钉截铁道:“父帅,此事断不可行!” 关于朱元璋的发迹史,郭洺是比较了解的。 历史上,对方正是凭借这次外出招兵,成功脱离了郭子兴的掌控,接着一步步发展壮大,建立起自己的班底。 虽说郭洺心里敬佩朱元璋“驱逐鞑虏、再造神州”的功绩,但他同样明白,如果任由对方按既定的轨迹发展,那么自己将来多半要死在对方手上。 因为历史上的郭天叙,正是在随朱元璋攻打集庆路时,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半途。 自己若是穿越到别人身上,倒也罢了,偏偏穿越成了对方的竞争对手…… 人还是得为自己考虑啊。 “哦,你且说说,为何不可呀?” 堂下,见儿子态度坚决,语气强烈,郭子兴不禁有些好奇。 郭洺也不想和对方藏着掖着,直言不讳道: “父帅,您老如此慧眼如炬,应该能看出来,重八哥不是一般人。如果您这次放他离开,就等于是放鱼入水,放鹰上天,将来再想留他在身边,只怕是不能了。” “嗯……有道理,重八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不然老夫当初也不会收他做义子。” 郭子兴拈着胡须思索了许久,最后道:“那依你的意思,为父应该派谁出去招兵买马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