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宋时行_第六十二章 开导启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开导启发 (第1/2页)

    上清宫,鸾儿将浆洗好的衣裳叠起来,问道:“公子,那老丈没有送食材来,你想吃什么?我一会儿去城里,那老丈说要果rou酥糕,我做好了与他送去,然后买回来菜rou什么的。”

    “这几日没来?倒是可惜,他挑选的果蔬菜rou不错,就没别人再送上门?”秦乐抬起头沉吟一刻问道。

    鸾儿知道他说话想事慢半拍,要等一等,没想到等来的这一句话,不由的被逗笑了。

    公子几乎不笑,但有时候说话偏生逗人笑,最关键是他还不笑,说真的似的。

    “本就说真的。”秦乐说道。

    鸾儿掩嘴笑道:“是,是,奴婢不笑。”嘴还合不上。

    秦乐不明白有什么好笑,便也不理会。

    “奴婢笨,选不好菜rou。”鸾儿笑过又自责说道。

    “也不是笨,是心不在。”秦乐说道

    “公子,奴婢不敢偷懒的,都是仔细的选的。”鸾儿略带分辨急道。

    “不是这个。”秦乐说到这里,又叹口气说道,说到这里。

    鸾儿不知所以,担忧的看着他,不敢再说话。

    屋子里安静一刻。

    手脚也算是能自如了,只是这说话,几乎是没好转,舌头僵硬。

    不急,不急,话,不在多,在说到就可。

    “你,心里不想吃,不知怎么吃,所以,便想不到要什么样,用什么味,这便是,心不在焉,而不是说,你对我,不用心。”秦乐抬头看着鸾儿说道,

    鸾儿释然,旋即眼睛微红,俯身在地叩头道:“公子,奴婢愚钝,还要公子开解。”

    “那也要,你肯听我开解,所以,在这时,你便是用心,人若不用心,只听自己要听的,所谓偏听偏信既是如此。”秦乐抿嘴幽幽说道。

    鸾儿看着秦乐认真的点头,起身跪直再次施礼道:“谢公子教诲,奴婢明白何谓用心了,那,没有有心人精挑细选的食材,公子用心想一下想吃什么,奴婢好用心去做。”

    秦乐看着她显然是在笑这一次嘴角微弯,再次抿嘴道:“不管何物,但凡用心,都是美味的。”

    鸾儿笑着起身退出道:“公子,您等着瞧好吧。”

    甄观主在屋中坐了好半日了,门外两个送饭来的徒弟对视一眼低声问道:“师父是怎么了?从山上回来就长吁短叹,有什么愁事一般,莫非修缮道观的银钱不够花了?”

    另一个道士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光布置那房间,就花去了比修缮房子多得多的钱。”

    “一个傻子怎么用那么好的东西啊?看来,咱们是换不了新道袍了。”那道童无不可惜的怏怏说道,怪不得师父不在提衣服的事。

    屋门在这时打开了,观主走出来,却又停下脚退了回去。

    “师父,您到底怎么了?”两个徒弟跟进去,干脆问道。

    “我在想一件与咱们道观有关的大事,但又不知能不能行。”甄观主说道,愁眉不解。

    “什么事啊?您说出来,大家一起想想。”徒弟们说道,在他面前跪坐下来,顾不得摆饭。

    甄观主迟疑一刻说道:“我想,咱们观有个好扬名的机会。”

    道观名扬,自然是好事,两个徒弟很是高兴。

    “师父,是什么机会?”他们急忙问道。

    甄观主踌躇的说道:“斋饭。”

    两个徒弟对视一眼。

    斋饭扬名,并不稀奇,洛阳城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便是那城西的白马寺。

    最初庙里来了个看破红尘的名厨,入了佛门之后,潜心修行,佛法精修不精修不知,厨艺倒是飞涨,先是庙中僧侣称赞,再接着香客称赞,日渐闻名,到今日等着吃一顿斋饭的香客们都要排队等,可见非是一般盛名。

    吃斋饭不要钱,但没几个人会白吃斋饭,功德箱里自然要多添几个,最关键是,扬名聚人气,人气旺则名更扬,如此往复,白马寺至今名声赫赫,香火旺盛。

    这种看破红尘的名厨可遇不可求,能像白马寺那般机遇的少之又少。

    两个徒弟苦笑的对视一下道:“咱们的斋饭?师父,今日才勉强多了些油水,谁人肯吃。”

    甄观主看向门外说道:“咱们的自然不行,所以,要学嘛。”

    学?

    “跟谁?”徒弟问道。

    “鸾儿姑娘啊。”甄观主说道。

    “鸾儿姑娘做的饭,真的那么好?”徒弟们问道。

    甄观主笑着说道:“那你们以为,那老者当真是登山累了过来歇脚?是为了那鸾儿姑娘端来的一碟果子一碗菜。”

    徒弟们恍然。

    “可是鸾儿他们就要搬到山上去了,总不能还跑去端人家的果子饭菜吧。”甄观主叹气说道。

    “那师父何必发愁,去问问鸾儿jiejie,可否能教会咱们。”一个小道童说道。

    “这个,可以吗?”甄观主迟疑,他半日纠结的就是这个。

    “怎么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