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中秋散福 (第2/2页)
r> 秦玲应声是。 “一个傻子。能如何过,不知春秋寒暑罢了。”秦三郎笑道。 “他知不知道无所谓了。我们毕竟是知道的。”秦四郎说道。 秦三郎下意识的也看了眼那边的山石说道:“当初,婶母对我很好的,我记得他总是笑眯眯给我抓一把饴糖,后来,有了这个堂弟后,就再没见她笑过,听说,死的时候也是哭着不肯闭眼。 那是不放心那个孩子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人一阵沉默,心中凄然。 “秦玲,我这里有一份,你也一同捎过去吧。”秦三郎说道。 秦玲忙应声是。 “当初婶母真是个很好的人,如果她还在的话,今日…”秦四郎忍不住说道,话说一半知道不妥,忙收住。 “多抓些碎银子,天冷了,该添置的东西也多了。”他咳了一声,看着秦玲转开话题。 秦玲再次应声是。 不管承认不承认,这个傻子的归来,到底是在家里人心里种下了痕迹。 …… 而此时的上清宫,赏月正酣。 甄观主亲自来相邀,秦乐也欣然同意,扶着鸾儿来观看他们的拜月法事。 托秦家的福,这是甄观主来这里之后过的最丰盛的一次中秋法会。 桌面的贡品玲琅满目,他与弟子们也换上了新的道袍,最高兴的是,这还不是最好的日子,更好的日子还在以后。 想到这个,甄观主笑容满面。 其后安坐的秦乐面色虽然木木,但眼睛里可以看出些许笑意。
朗月之下,下清宫内虽然只有八人,但也其乐融融。 “公子,可吃酒?”甄观主小心问道。 “吃。”秦乐说道。 甄观主大喜,忙亲自斟酒。 “但,这里的酒,我不吃。”秦乐又说道。 甄观主举着酒杯的手有些尴尬。 这里的水酒自然是比不上秦家的好酒。 不过甄观主可无心生恼,人家说的事实,人贵有自知,便无烦恼,他又殷勤的端了果子米糕。 而另一边坐着的道士们都看的惊讶不已,为观主的殷勤小心,也为那传说傻子的举止。 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这秦家的傻儿。 除了僵硬以及神情木然,别的地方真的和常人无异啊。 “他能,听懂话吗?”小道童忍不住低声问鸾儿。 鸾儿失笑道:“我家公子病已经好了。” 胎里带的傻病还能好?怎么可能? 大家惊异不定,认真的看那少年,安静木然,虽然不太像傻子,但还是觉得和正常人不一样啊。 比如说话很少,声音木木僵硬,坐下来这么久基本不动。 鸾儿扶着秦乐起身,观主忙跟着起身,观主起身,其他人也忙起身。 “明日,将这些,与观前布施与路人。”秦乐指着面前拜月的小食干果, 这么多? 他们只是一家几乎连饭都吃不上的道观,不是那些香火极盛一次法事就泼金洒银的大观啊。 大家很是惊讶,这些可足够他们观一个月吃以及供奉呢,这就散发出去?太,太浪费了吧。 “是。”甄观主却没有丝毫的迟疑恭敬应声,亲自引路恭送。 一大早,吴货郎赶早奔城中,连饭都没吃,路过翠云峰,见下清宫外站着几个道士。 因为那上清宫风流名声的缘故,下清宫的道士们几乎从来不出山门。 今日竟然这么多人站出来,身上穿的道袍也是崭新的,上清宫被雷火劈了的事已经传遍了,莫非没了上清宫,这下清宫要接过衣钵了? 这揣测让吴货郎忍不住嘿嘿笑起来,俚俗的念头驱散了赶路饿肚子的闷闷。 “小哥儿,随喜。” 那边一个小道童热情的招呼着,一面将手中一块油纸包着的物品举了举。 什么意思啊? 路上其他的行人也被招呼,但大家都有些回避。 “这是我们下清宫中秋法事的贡品,特布施与大家。”甄观主一面施礼说道。 四周的人还是观望,上前的不多。 吴货郎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干果饼糕,只觉得腹中饥饿,可能不好吃,但总不会吃死人的。 “多谢,多谢。”他大声说道,第一个上前伸出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