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_第九十四章 新耕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新耕种 (第2/2页)

的这个客栈,环境清幽,虽然简陋一些,不过,因为打前站的人,已经提前布置了一番,所以,这些被褥,帷帘之类的东西都是自己带来的,用起来倒是十分舒适。

    赵珍珍在吃饭之前,就叫了管事的给自己找了一个当地的农‘妇’,还有当地的乡绅夫人,这个客栈的老板娘过来吃饭后陪着自己说话。

    此刻她到了休息室,休息室里面已经坐着三个‘妇’人。一个是四十多岁的,穿着绸缎衣服,头上还带着赤金的首饰,那金‘花’簪子分外闪亮,一看就是新近打的首饰。丫鬟悄悄的告诉她,这个是客栈的老板娘。赵珍珍对她点点头。她倒是一脸的笑容,赶上来问赵珍珍的好。

    赵珍珍笑着和她客套了两句。

    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容貌清秀,姿容风度也十分好,身上穿着‘毛’呢的衣服,头上带着白‘玉’,翡翠的首饰,看着十分舒服。丫鬟告诉她,这个是镇上乡绅的夫人沈夫人,那个乡绅正在铁壁关工作,是个七品的官。那这个就是个官员家眷了。

    赵珍珍上去赶着叫了一句夫人,和她见了一个平礼。这是赵珍珍客气了,赵珍珍可是忠义公的嫡‘女’,忠义公可是正一品的官职,比这个乡绅家眷沈夫人的夫君官职大的多了去了。按照礼节,应该是沈夫人给赵珍珍见礼。而且,沈夫人的夫君在西北公手下工作,西北公可是赵珍珍的亲叔叔。沈夫人可是不敢托大。

    赵珍珍这是客气见了一个平礼。沈夫人可是不敢大意,行了大礼,被赵珍珍的丫鬟托住了。

    沈夫人心里觉得十分服帖,这个赵姑娘倒是平易近人。

    最后一个是一个农‘妇’,此刻有些局促,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相貌倒是平整,健壮一些,穿的衣服是粗棉布的小袄,深蓝‘色’的大褂,八成新,倒是很干净,一个补丁都没有。

    赵珍珍也笑着跟她客套了一番。那个农‘妇’更加局促了。

    赵珍珍请客人都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下,先是开口说:“我就是赶路赶的闷了,想请人跟我说说这里的闲话,解解闷,倒是麻烦各位夫人了。”

    这里面能当的起夫人这句话的,也只有沈夫人了。所以,那个农‘妇’,还有老板娘都赶紧说:“不打紧,能和贵人说话,这是三生的福气。”

    赵珍珍笑了笑,问那个农‘妇’:“这位大娘子,我来的路上,看到已进入西北三省,路两边的庄稼都比先前几个省份的要好,这是为什么呢?”

    那个农‘妇’一听是这个问题,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关于庄稼的事情,她倒是会说,她开口说着:“回贵人的话。我们这里本来庄稼都不好的。因为我们这里天气不好,土地也薄,庄稼长得也不好。一亩地能产个百十斤就不错了。可是后来,西北公来了之后,在每个庄子都叫了年轻人,村长,里正去县城里学习,还发了新的种子,教导我们怎么施‘肥’,怎么种庄稼,还在县城里办了一个学堂,专‘门’教导怎么种庄稼,养鱼,养牲畜,养小家禽。”

    “这些村长,里正,村里的年轻人学了之后,就回来告诉我们。我们跟着学,有时候学不会,还可以轮换着去城里学。就像我们家,我公公,我男人都去学了种庄稼的本事。我和我婆婆,小姑子,大姑子都去学了怎么纺织,怎么织布的本事。我身上这衣服,都是我自己织布做成的。家里孩子的衣服也是我自己织布做成的。可暖和了。我们家的这庄稼也一年比一年长的好了,现在一亩地能打下来五六百斤的粮食呢,可是比以前强多了。”

    这下子赵珍珍明白过来了。

    赵珍珍问:“你们现在种的都是什么为多?”

    那个农‘妇’说:“我们现在种的大多是‘玉’米,番薯,每年还种一些棉‘花’,这样我们全家都有棉布穿,还有棉被盖了,现在的冬天可是暖和多了。”

    赵珍珍笑了说:“麦子之类的不种了吗?”

    那个农‘妇’说:“怎么不种,不过麦子的产量少一些,一亩地,好的也不过是三四百斤,所以,每年种一点就行了,其余的还是中‘玉’米,番薯这些,高产的,这样才能吃饱肚子。”

    赵珍珍明白了一点。

    那个农‘妇’说:“其实,现在我们镇上的人,种地都不是主要的赚钱的‘门’路了。”

    赵珍珍忙问:“那什么是赚钱的‘门’路。”

    那个农‘妇’咧嘴一笑说:“出‘门’打工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