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_Sect.64. 大周建鼎(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64. 大周建鼎(2) (第1/2页)

    “宣郭威。其他百官在殿外行礼即可。”李太后的声音仍旧那么平静。

    郭威步入庆寿殿,行礼如仪。“臣郭威恭请太后圣安!”

    “监国请起,”李太后说着,又向旁边已经预设下的座椅示意,“监国请坐。”

    郭威告了座,谦恭道:“臣这几日忙于处理前朝政务,未曾前来向太后问候,请太后恕罪。”

    李太后淡淡一笑:“监国,大事准备得如何了?”郭威脸色微微一变。

    李太后不动声色:“昨日哀家问过钦天监,正月初五是个大吉大利之日。哀家无能,到了那一天,社稷江山的万斤担子,就正式交给监国你吧!”

    “太后……”

    “……文仲,”李太后并没有看他,而是看向了从紧闭着的大门的窗格处透过来的阳光。太后的声音变得柔缓。“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咱们第一天相识的情形?”

    “那天,你带着一彪人马前来投奔先帝。你没有去衙署,却直接来到了我家。我打开房门,你仿佛愣了一下,然后对我一揖。你说,不敢请问娘子,这里是刘都虞侯的家吗?

    “那个时候,我们的家还是那么简陋,先帝的俸禄一多半贴补给了军中部属,拿回来给我的少得可怜。那时家里除了我,只有一粗一细两个仆从。我回答你说是,可是刘都虞侯不在。你看见我手里拿着扫磨盘的小笤帚,你不相信我是他的娘子。

    “我说是的,我就是他娘子,如果你有公事,请去衙署找他,如果你有私事,我可以帮你传话。你听了,二话没说,招呼着你的兄弟们就进来帮我干活。你们推磨,淘井,舂谷子,编荆篱,还搭着梯子爬上去,帮我把屋顶缮葺一新……”李太后的泪水流下来。

    “先帝从来没有帮我干过这些繁重的家务活儿,先帝的心,从来不在这些地方。没想到,你一眼就看到了我的难处,第一次见面,你就肯这样主动地、不计劳烦地帮助我。……文仲,那个时候的你,是那么年轻、强壮,是那么聪明、上进。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你将来必定大有出息……”

    “太后……”郭威双唇颤抖,热泪盈眶。

    “我是你的嫂子,我一直拿你当自家人看待,视你如同亲兄弟……即便先帝驾崩,少帝继位,你在我心目中,还是自家兄弟一般……

    “文仲,你追随、事奉刘氏二十余年,劳苦功高……我原想着,先帝留下的江山社稷,有你帮着料理,我就能把这抚民兴邦的职责扛下去。可是今天,我累了,我实在太累了,我不想扛了,我要把它彻底地交给你。

    “本月初五,我会下令,宣布刘氏禅位,并将皇帝符宝正式交授予你。只求你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大行皇帝刘承祐,梓宫已经停于太平宫,如何处置,听凭你与众宰臣商议。皇弟刘勋,素有体疾,时日无多,望你善待他。……

    “至于我……,做一个皇嫂隐身于后宫也罢,出宫别居也罢,也听凭你处置。”

    汉庭幽邃,宫人隐形,一切寂静无声。

    庆寿宫的铜狻猊喷出浓烈的香气,仿佛在掩饰这一刻那逼临人心的无助与凄惶。

    良久,郭威起身走到李太后身前跪下,脸上泪痕未干:“太后,长嫂如母。臣愿奉太后为母,在这皇宫之中颐养天年,永享福寿。”

    乾祐四年元月二日,宰臣来报,经过藉经考证,他们认为,郭姓乃姬室之远裔,虢叔之后昆;他们建议,新的皇朝宜遥续姬姓遗脉,以大周为号。监国郭威表示同意。

    宰臣们又说,关于新的年号,他们草拟了九个,请监国定夺。说着,他们恭敬地呈上一张写满墨字的素笺纸。

    监国郭威并没有接那张纸,他抬起右手,斩截道:“不必看了,年号我已有计较,就用‘广顺’二字。”

    时间回到二十五年前。

    公元926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十七日,雨。

    汴京城外。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