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自恨 (第2/2页)
吴斌 “宣”景砚本来扣着药盅的手掌骤然握拳,指甲几乎抠进掌心里,殷红见血。 施然看着那离开了药盅的手掌,一颗心也随之缩紧了。 吴斌大步流星地进入坤泰宫内殿,也顾不得礼数了,急道:“太后陛下回来了” 景砚娇躯一震,饶是她性子坚毅,强自定住,“在哪儿?” “陛下已经白龙鱼服进了帝京城了”吴斌面露喜色,“陛下恐怕惊着太皇太后和太后,故此命臣先赶回来报信” 听到那人近在咫尺的消息,景砚竟觉得心头涌上一股子没来由的委屈感。可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她无暇去想,更不愿去想。 “还有谁在她身边?” “还有孟大人带着几位高手,加上宫中的侍卫护送。”吴斌如实回道。他突地想到了什么,面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景砚暗惊,肃然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当吗?” 吴斌是个实诚人,忙道:“没有不妥只是太后方才问起还有何人在陛下身边,臣……” 景砚脑中倏的划过当日睡梦中隐约听到的那个漠南女王的声音,脸上的表情快要僵住,“到底还有何人?” “还有……还有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漠南女王的年龄不会比无忧小吧?能用小姑娘形容吗? “哪里来的小姑娘?”景砚这句话问出口,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其中隐隐含着的锋利。 吴斌脊背一紧,实话实说道:“臣当真不知……” “罢了哀家知道了你这番护驾有功,辛苦了” 景砚说着,撇脸瞧见托盘内的药盅,猛然抓过,一仰脖,喝了个干干净净。
施然看得有些呆住了。 “施爱卿。”景砚缓缓地转向施然,嘴角依旧挂着一抹褐红色。 “臣在。” “哀家命你,从即日起,准备补气血的食疗方子交给御厨房去做。” “太后放心,臣早就准备好给你的食疗方子了。”施然胸有成竹。 “不是给哀家用,”景砚深深地看着他,“是给皇帝用。” 那人已经到了京师,大概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见到了吧? 她会先去给母后请安吗?还是先去重阳宫处理国事?或是……直接来坤泰宫? 景砚看着菱花镜中人,依稀是旧模样。所不同者,再没了往日的憔悴,双颊还有些瘦削,却已经泛上了浅浅的健康的红晕。 景砚许久不曾对镜,即使是每日惯常的梳妆,她也是垂着眸,任由侍女们去摆布。 镜中的自己,不复年少。韶华却并未舍她而去,她快二十八岁了,这样的年纪和经历,让她更添了几分成熟女子的妩媚和上位者的端仪,两种气质交织在一处,自有一番夺人心魄的神彩。 景砚对着镜中的自己抿了抿唇 她知道此刻的自己,是很美的。 秉笔察言观色,试探道:“主子可要换件鲜亮衣衫?” 景砚秀眉微蹙:“做什么?” 秉笔尴尬了,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回宫了,主子您……” 景砚仿佛突然被戳到了痛处,嗔怒道:“她擅自离宫,置家国于不顾,还有功了?还要哀家盛装去迎接她?” 秉笔缩了缩脖子,默默和侍墨对了个眼神,心中腹诽着:您这么气她,刚对着镜子,那是什么表情?似嗔还喜的,又是闹哪样? “主子,那咱们穿什么迎接陛下呢?”侍墨不怕死地又道。 “平时穿什么,今日就穿什么”景砚一顿,急道,“哀家为什么要迎接她?哀家是太后,她该亲自来给哀家认错才是” 秉笔和侍墨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一句话 嘴硬 那小冤家终于又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活生生的,既不是梦中的,也不是想象的。 她当真没先去给母后问安,也没去重阳宫问政,她入了宫,便风尘仆仆地直奔自己这里。 景砚眼睁睁看着那人进来,眼睁睁看着那人走向自己,说不感动不难过,说心中不酸不苦不痒不痛,都是假的。 她似乎又长高了些,更像个大姑娘了。可不嘛,她已经十八岁了。 她的脸庞却有些消瘦,有些憔悴,脸色也苍白着,缺少血色 仿佛两个人颠倒了个儿,她被抽离的气血,都灌注在了自己的身上。 景砚端坐着,指尖微不可见地抖了抖,极想扯过那人,问问她:为什么抛下家国和……自己,就这么走了? 更想问问她:这些时日,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脸色这样难看? 可是,那人却笑吟吟的,浑不似自己这般心潮波澜汹涌。她竟然扯过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对着那个小姑娘说了什么? “吉祥,叫母后” 那一瞬,景砚以为自己心疾痊愈,又患了耳疾。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