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才女裴萱(二) (第1/2页)
李辰听得裴萱言罢,喜不自胜,忙道,“葳蕤小娘子学识渊博,博闻强记,实乃天纵之才!今日不以辰卑鄙,猥自枉屈以教我,辰幸何如之!今愿辟足下为华部都督秘书,不知葳蕤小娘子以为如何?” “秘书?这是何职事啊?”裴萱不解地问道。 李辰知道自己一时高兴,又犯了想当然的错。他思索了片刻,有点尴尬地道, “掌机秘,撰文书,是谓秘书。” 裴萱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明白了,就是记室或掌书记的职事。” “对对对,你们叫记室是吧,我们泰西叫秘书,其实是一回事。”李辰忙道,不过他在心里想,“我绝不会告诉你现在秘书一词有多么丰富的内涵。” 裴萱道,“葳蕤才识浅陋,何敢当都督如此垂青,小女子感激涕零,愿奉笔墨于左右,以备谘诹,区区之身但凭都督驱驰。”她听得李辰重她学识,愿意用她参与机要,心里一时高兴,不禁脱口而出。说罢,她似乎也察觉自己最后语出不慎,言词中可能会让李辰产生歧义,顿时又气又羞,面飞红霞,只得以低头行礼掩饰。却不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颈,也染上了几分好看的红晕,让李辰一时目眩。 李辰道,“好好好。”(好什么?) 李辰也听出了裴萱语中的歧义,只得打了个哈哈应付过去。他见裴萱有些羞恼的意思,连忙岔开了话题。 “至于这记室的薪俸么……,我华部草创,尚未订立品轶,我看不如这样,就暂定下都督一等,待日后评定官轶品级,再按品级领取薪俸如何?” 裴萱正在害羞,那里还说得出话来,只是称是拜谢。 “葳蕤小娘子,我现下有两封书信亟需人撰稿,可否烦劳你即刻写出来?”李辰又道。 裴萱听得一上来就有正事交给她做,顿时精神一振。忙平定心绪道, “遵命!” 下人受命送来了笔墨纸张,裴萱调好墨色浓淡,取笔饱蘸墨汁,然后抬起头问李辰道, “不知都督要写什么书信?” 李辰一边思忖一边在堂中踱步,他对裴萱道, “这第一封信,是写给当今新君大统帝的贺表。你只管铺陈堆砌,四骊八骈,怎么华丽怎么来,就说我们华部一心仰慕圣化,愿奉其为正统,朝贡不缀,请其册封。就这么个意思,你只管写来我看。” 裴萱一边点头,一边手下行笔如飞,不多时一片辞藻华丽的贺表就一挥而就。她放下笔,将文章呈给李辰, “请都督过目。” “咦,这么快就好了?让我看看。”李辰拿起贺表,不禁眼前一亮,一笔灵秀温雅的小楷映入眼帘,他不由赞道, “好字!”接着他细读贺表,不觉诵读出声, “……关山险固,金城千里,玉宇澄清,海不兴波……四夷宾服,八方来朝,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 李辰放下贺表,不禁叹道,“葳蕤小娘子真乃奇才!此文一出,岂不愧杀天下男子!” 裴萱听得李辰夸奖,却只是不动声色地行礼谢道, “都督谬赞。” 李辰见她如此淡定恬静,便忍不住道, “我有八字评此文,乃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裴萱听了微微动容道, “不敢当都督‘绝妙好辞’四字之夸。不意都督竟博学若此。不过此处并无魏武、杨修。” 李辰听她言词犀利,毫不领情,只得尴尬地笑了笑,低头再去看那贺表。待他再看了一遍,却发现这字体有些眼熟,不由又认真看了几眼。过了半响,他抬头问裴萱道, “葳蕤小娘子,你的字是师法何家?” “小女子偏爱钟元常,是故自幼习之。” 李辰点点头,问道, “你不写魏碑体吗?”在李辰的印象当中,北朝的人应该写雄健刚强的魏碑体才对,反倒是南朝人才写这种风流蕴籍的书体。 “魏碑?那是何种字体?”裴萱不解地问道。 李辰奇道,“你没有听说过魏碑吗?那《龙门二十品》呢?《龙门上四品》呢?《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题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造像题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郑文公碑》?《张猛龙碑》?” 裴萱一直摇头道,“没听说过。”但她的心里却是越来越惊讶,这些东西难道他全都见过? 李辰见她始终摇头,忍不住走到她案前,提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问裴萱道, “你可曾见过这种书体?” 李辰前世做公务员,一笔好字是少不了的。坐机关的,字是门面。所以李辰一直坚持练字,他工柳体,但欧、赵、魏碑都有涉猎。这几个魏碑体字写出来,笔力雄强,顿折之处,好似残金断玉,已颇得魏碑三味。 裴萱看了李辰写的字一眼,道, “这是俗体。习字当以先贤书帖为法宗,领悟精妙,练习不缀,方有所成。这俗体虽独辟蹊径,但终难登大雅之堂。”言至最后,已经隐含了教训的意味。 李辰听得一阵胸闷。楷书自钟繇开一代先河,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南北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楷书在衣冠南渡之后,卫夫人、王羲之等在钟繇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成熟的楷书书法艺术,历来倍受人们的尊崇。至隋唐,达到楷书艺术的顶峰。而在北方形成的魏碑体,却始终被轻视。魏碑被世人所推崇,已经是清代以后的事了。当时的文人出于对“馆阁体”的厌恶,开始大力“崇碑抑帖”,将魏碑的书法地位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李辰原想在裴萱面前卖弄一番,却不料当头挨了一记闷棍。 “这真是时代的差距啊!”李辰在心里感叹道。 李辰闷闷地说,“这第二封信,要写给大丞相宇文黑獭。我先口述,你笔录,之后再请你帮我仔细参详。”裴萱点头称是,铺开一张新纸,提笔记录。李辰在堂中踱了几步,慢慢道,“上拜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安定郡公宇文公虎鉴:辰本布衣,自幼长于域外,诗书传家,仁孝礼义不敢或忘。今心慕华夏,遂不远万里归于故土。与乡民耕织于金城,苟性命于乱世。然金城令李益,贪鄙不仁,遣豪奴谋夺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