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华部酋长(三) (第2/2页)
向是奉若上宾,不敢稍有怠慢,亦万不敢生有他心。若是我有丝毫yin亵之念,立时就让天雷殛了我!还请葳蕤小娘子千万原宥则个。”说罢,又是深深一礼。裴萱见他态度诚恳,也知他素来对自己持之以礼,昨日之事当是酒后无心为之,心中已是信了。但在觉得释然的同时,裴萱的心里也有些小小的遗憾。自己冒了诺大风险隐姓埋名来到此人身边,不就是想着可以寻机贴近其身,从而可以刺杀之以报父仇吗?可现在却好像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此人不仅没有被自己所惑,反而今天说出如此决绝的话。裴萱想到自己当初目高于顶,多少名门才子都难入她眼,可如今欲委身仇人亦不可得,父仇更不知何日得报。顿时不禁悲从中来,想着死去的父亲和自己风雨无定的将来,多日来的压力在瞬间被点爆,这个可怜的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子再也忍受不住,一时间竟泪如雨下。李辰见她脸色先由阴转晴,片刻后竟又直转急下,开始涕泪滂沱。一时间慌得手足无措,也不知自己哪句话又说错了。大概裴萱也意识到自己这副样子在公堂之上不甚妥当,她起身哭道,“我便知小女子只堪蒲柳之姿比不上那芝林姑娘,入不得都督法眼!”说罢,掩面快步下堂去了。李辰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不知说什么才好。裴萱走后,李辰只觉得头疼不已,“说对你有坏心你不高兴,说对你没坏心你也不高兴,究竟想叫我哪样?”这时,李辰只觉得前世那种对女人的恐惧心理又开始发作了,这让他浑身发冷,直冒虚汗。 李辰正在发愣,却见花贵走了进来。花贵见李辰立在堂中不语,面上阴晴不定,忙上前行礼道,“都督!”李辰猛地反应过来,忙将他扶住,“花大哥,我不是说过多次么,人前你叫我一声都督罢了。人后我们依旧兄弟相称。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大可不必如此。”花贵坚持行完礼道,“你如今是一部之首,又新得朝廷册封官身,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万万不能乱了法度。就是亲生父子、兄弟亦是如此。我知兄弟你是重情之人,但只恐自己叫顺了嘴,若是一时不慎,在人前也是如此,岂不损了兄弟的威名。到那时你若是不罚我,则难以伏众。你若罚我,则坏了你我兄弟情谊。故而,咱们还是人前人后一致吧。”李辰只能由他,但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心想,“怎么家业大了,官位升了,和老兄弟之间感觉却远了呢?”华贵向李辰禀报了一些近期的公务,安宁堡建成以后,华部又开始集中力量建设工坊和水车。李辰说起办学堂的事,华贵也是赞叹不已。他和出身高贵的裴萱不同,明白庶民在这个世上求学的不易。听到让所有的孩童都能读书识字,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两人叙了一会儿公务,华贵对李辰道,“都督,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李辰道,“花大哥,怎么这么说,你我之间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话么?就请直说吧。”华贵道,“我知裴小娘子容貌出众,又才学过人。但你身为一部之主,这正妻之位还得是士族高门千金才是。”李辰闻言不禁一楞,“怎么今天一个个排着队跟我谈个人问题?”他忙道,“花大哥你误会了,我只是倾慕裴小娘子的才学,并无其他的意思。”华贵道,“因慕生爱,此人之常情。我只是想提醒都督,这主母之位事关华部前程,万万轻忽不得。”李辰只有苦笑,“我真没有那个意思。刚才贺兰仁还叫我娶个鲜卑将门贵女,你现在又让我娶士族高门千金。你叫我怎么办?莫不是两个都娶?”华贵想了想点头道,“那也倒无不可,但须得以汉女为主。”李辰顿时有些生气了,他真想跳起来对华贵大吼,“你这是侵犯我的人权你知道不?”但是李辰知道这样做也没有用,这就是时代的差距。他忍住怒气,岔开了话题。华贵走后,李辰想了一下,他觉得定是昨晚喝醉了抓了人家裴小娘子的手,被大伙看到了。结果造成了误会,所以今天一股脑地来劝谏自己。李辰想明白这个,除了懊悔以外,也对裴萱无辜受累而心怀愧疚。李辰思忖再三,认识到对于华部这个新生事物来说,凝聚人心是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这件事就如同前世的XXXX工作,必须日日抓,时时抓,脑子里必须时刻紧绷这根弦。 第二天,李辰大聚文武,宣布在授予众人华部实职的同时,另授与各级文武散官,品轶于朝廷官员相同。加身兼华部布政与按察两职的华贵从六品给事中;加记室裴萱正七品员外散骑侍郎;加主事李由、从事纪辉从七品奉朝请。李辰授予各队队主从九品裨将军,这也是华部军中最低的官阶,也只有队主以上才能称为军官。授予各都主正九品横野将军。李辰授予营指挥从八品上扫寇将军。贺兰武以从六品襄威将军,任司马长史兼营指挥;贺兰盛为正七品上威烈将军;贺兰仁为正七品下讨虏将军。众人受封朝廷各级官阶,各个兴奋不已,一时军心士气大振。在华部受朝廷册封的消息传开以后,附近的流民纷纷前来投靠,李辰按照老办法将他们分别编以里甲,发给绿牌,安置在桃花坞老寨,并在安宁堡外围积极筹划构筑新的坞堡,这样以安宁堡为核心,构筑起完善的堡垒防御群。令李辰感到意外的是,在闻听李辰受封以后,有两个士子也前来投靠,一个叫钱铭,一个叫符渊,都是金城人士。上次李辰破金城后张榜招贤他们就有所意动,但因为对李辰的前途没有把握所以都没有行动。这次听说李辰受朝廷册封为威远将军、归义侯,两人便结伴前来投靠。李辰闻听不禁大喜过望。就在李辰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展望的时候,大灾难降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