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因花悟道、见性成佛 (第1/2页)
见性成佛乃是佛教高僧皆孜孜以求的悟道成佛之法,相传慧能法师跟随五祖弘忍学法求佛,在东山寺里做舂米劈柴的苦役,他却尽心尽力、以为乐趣。 忽有一日,弘忍法师聚集座下门徒,言道每人做偈一首,若有真正领悟佛法大意者,便将全身衣钵传授,此人便是禅宗六祖。 众门徒苦思良久皆不能做,唯有弘忍法师最为得意的弟子神秀提笔而就,作出一偈,正是方才湛真禅师所道之“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忽教惹尘埃。” 弘忍法师见状却说:“此偈境界,只到门口,尚未入门,按如此见解,尚未见本性,即不能得无上智慧。要得到无上智慧,必须在当下认识本心,照见自性,于一切时中,不生不灭,念念自见,方能万法无滞,左右逢源,一真而一切真。”便让神秀再做一偈。 然而神秀听闻自己久习佛法,如今却只窥到门径而已,甚至还没能入门,苦心孤诣所作出的偈却被师父说连本性尚未得见,顿时心思散乱,偈不知从何做起。 后来此事终于传到正在后院劈柴的慧能耳中,他倒没有得这禅宗衣钵的想法,只是觉得有趣,便随口念出一偈,正是湛行禅师方才反手指心而道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众人听闻皆抚掌而笑:“菩提不是树,明镜不是台,当真是一派胡言,狗屁不通。本来无一物,岂不是说连佛祖佛法都是假的?当真是大逆不道啊!” 然而弘忍法师听完此偈,却大喜过望,慧能所做之偈看似粗俗不通,实际上却是见心见性、即心即佛的境界,于是当机下定决心,将达摩祖师之法衣相传,以为衣钵。 湛愚禅师方才故意做个引子,正是有意以此立意论禅,使诸位师弟以及寺中僧众明心见性,参悟佛法。 正所谓论禅非本意,参禅即本心。 便在此时,突然不知道是谁在下面喊了一声:“方丈大师,今日我等齐聚少林寺,可不是来听禅求佛的,实在是如今的中原武林已然腥风血雨,我等前来便是请你出山主持公道的!” 有人开了这个头之后,顿时群情激奋: “是啊大师,那东厂和锦衣卫在江湖上大肆屠戮,大有将我中原武林赶尽杀绝之势!” “数月之间望江楼杀手已在我中原之地犯下五起血案,将魔爪从江南伸到中原来了!” “于小姐在龙门受奴役之苦,于公子自从洛阳城中消失之后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朝廷之上乌烟瘴气、江湖之中风起云涌,少林寺当登高而呼,号令武林啊!” ……你一言我一语,原本安安静静的大禅堂,顿时人声鼎沸,叫喊之声四起。 禅堂之中的局势愈演愈烈,刚开始没多久的禅宗论道,竟然演变成一出中原武林人士对东厂、锦衣卫和望江楼的声讨大会,眼见场面马上就要失控,湛明禅师突然使出佛门狮子吼,高唱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禅堂乃是清净修为之所,还请诸位安静!”虽然话还客气,但是看的样子,如果谁敢再不静下来的话,绝对就不会客气了。 众人只觉耳朵嗡嗡坐下,气血翻腾,湛明禅师的话是向场内发出的,却好像在耳边喊出来的一样,有功力稍差者几乎把持不住,竟被震出了不轻的内伤。 便是陆逸猝不及防之下,也觉体内气息为之一滞,心说这湛明和尚好高深的佛门内功,他急忙提起真气在体内缓缓游走,化去胸中那股郁结之气。 场内顿时安静了不少,一道阴恻恻的声音突然在人群中响起:“难道少林寺就是这样待客的吗?好一个中原武林魁首,竟然要拿在场的江湖人士开刀吗?”众人顿时又躁动起来。 这个阴恻恻的声音仿佛在半空中盘旋一样,众人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发现从谁的口中发出的,显然是用了传音入密一类的手法,只是中原武林之中,好像没有这一号人物啊? 众人正自惊讶,突听有人“哎呦”一声,一道干瘦人影在半空中一闪,“砰”的一声落在禅堂当中的空地上,紧接着另一道身影从人群中闪出,一脚踩在此人的胸膛之上,这才唱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且让贫僧瞧瞧,到底是何等宵小在我少林寺撒野?当真欺负我少林寺无人吗?”声色俱厉,正是陆逸昨晚见过的寂心和尚。 也怪这人倒霉,方才他想趁着场面混乱挑起中原武林和少林寺的矛盾,不料湛明禅师一声狮子吼就把大部分人给镇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