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家子_第049章 左邻右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9章 左邻右舍 (第2/2页)

治疗女病人时闹了点风波,险遭除名,圈子内的人多少知道些真相,不过无人笑话他,当然,邓妹在别人眼里有些rou麻,却很符合他的胃口。

    紧挨着理发店,又是一家杂货铺,店面不大,二十几平方,店内是贯通式的,尽可能多堆放货物,显得杂乱不堪,两口子经营着铺子,男人叫蒋福泉,三十来岁,精瘦,看起来很有精神,说话做事风一样快,女人姓覃,在家里排行第九,人称覃九妹,比蒋福泉大四岁,个子瘦小,一副小时候发育不全的样子,尤其牙齿很不整齐。

    原本,蒋福泉人年轻,精力充沛,而覃九妹没多少姿色,人又有些弱智,做生意连简单的加减法也容易出错,两口子怎么看也不相配,可是蒋家当年很穷,覃家比较富裕,把覃九妹许配给他,许诺婚后拿出一笔钱去古镇上做生意,两人才走到了一起。

    这是个男人当家做主的家庭,铺子虽然凌乱,生意却不错,杂货铺主要针对最低端的乡下消费群体,而且蒋福泉有一辆面包车,每天像牛一样劳作,不停的朝乡下送货,虽然铺子小,营业额却不低于旺旺超市。

    前面提过,旺旺超市过了青石板街面,对面是一栋石头墙体的两层楼公产房,通往底楼,得登上一段很陡的石梯,靠最外一间房,居住着一对中年夫妇,男人叫肖宏贵,部队转业后安置在政府上班,属于民政办事员,此人身材高大,说话节奏很快,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正能量,特爱打牌,尤其喜欢打天九牌,不过十打九输,于是在古镇上有一句谚语:醉不死的刘永德,输不怕的刘宏贵。而刘永德是当地中学的前教导主任,绅士风度,喜好交游,是古镇上流圈子著名的社交家,也是古镇酒协的领军人物,闹过无数个醉酒的经典笑话。

    这最外的一间房,女主人叫阳菊花,人称花大姐,也是高高胖胖的,刘宏贵老爸在镇上经营了多年鞭炮批发,娶了媳妇后回乡养老,由花大姐接手经营。

    不是所有人都能经营鞭炮批发的,必须持证,于是古镇仅此一家,根本不用开铺子,就在房屋背后建了个石头仓库,花大姐每天或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或走出门来和邻居们聊天,或凑一桌牌局打小牌混时间,而买主都是店主,一旦上门,成百上千的交易,几分钟就完成了,因此,她家的鞭炮批发属于独家经营,来钱轻松,赚钱多多,于是在盐巷子里,两口子的日子过得最为滋润。

    花大姐家隔壁住着两口子,在木桥对面的农贸市场场口做五金生意,算是周补锅的同行,男人叫李老五,二十七八,至于真名,多年的邻居也不清楚,此人身材高大,老爸是临县的老铁匠,早年家境殷实,老爸曾经想把他培养成一位读书人,可是读到小学二年级,两科考试不及格,于是降班再读,及格了,读到四年级,两科考试还是不及格,于是再降,降了三次级,到小学毕业已经是个小伙子了,无奈,老爸只好放弃,叫他回家学习打铁,cao老本行,后来铁器社解散,李老五到古镇上租了间铺子做五金生意。

    古镇有个流传很久的笑话:李老五是小学同学最多的人,他的铺子处于桥头,经常会碰上小学同学经过,见到男同学,他会笑着打招呼:某某同学,你又在哪里发财喽?而见到女同学,他也通通打招呼:某某同学,好久不见,你越来越漂亮喽。

    再说这对夫妻,女人姓贺,叫贺珍玉,胖胖的,是那种虚胖,身体不太好,过去在学校里读书,成绩不错,差几分就考上中专了,不过她智商虽然高,人却是个马大哈,家里的门是暗锁,经常出门忘了带钥匙,于是只得撬锁,暗锁换了无数回。

    这两口子实在配齐了,男人很小心眼,小肚鸡肠,女人却大咧咧的,丢三落四,一副大男人的风格。川人实在幽默得要死,两口子明明是李老五打过铁,左邻右舍却经常笑称贺珍玉为“贺铁匠”。

    李老五几乎是古镇的传奇人物,说他传奇,是因为他是个半文盲,在小老百姓里算是跳得最高的,爱赌,爱交朋友,爱出风头,甚至喜欢招惹一点祸事,权贵惹不起,故意惹小老百姓,用刘玉芳的话说,是个脑子少一根弦的人,可是,他虽然小肚鸡肠,却是个热心肠爱帮忙的人,一旦把你当作朋友,有什么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后来,他成了我们一家在盐巷子里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