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家子_第130章 吃坝坝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吃坝坝宴 (第2/2页)

   周校长也是金水村人,就算过去有点不愉快,相隔那么近,肯定会去赴宴的,否则算是姚家不给面子。

    总之我并非姚夏玲的圈子中人,思量一阵,决定先到周校长家,以他的兄弟伙名义一起去赴宴,以避免旁人猜测我和姚之间存在什么暧昧关系。

    果然,周校长已经回了老家,正准备赴宴的,堂堂的联校校长,却不会开车,没有私车,于是我骑着雅马哈搭载他去了姚家。

    多数赴宴的客人,是冲着姚夏玲的面子去的,这时她正站在院子门外迎接客人,接受礼金,而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客人,见到我和周校长,目光都齐刷刷的扫了过来。

    姚夏玲首先和周校长打招呼,随后才叫我的名字,笑盈盈的客套一番之后,朝我挤了挤眼睛,暗示我很“懂事”,表现令人满意。

    坝坝宴做了四五十桌,极为热闹,除了姚的关系外,她还有个jiejie,姐夫是古镇上的前政要,此时退居二线了,不过仍然在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至于姚家别的关系或背景,就不得而知了。

    前来的客人,很多是正道上的,或亦正亦邪,至于发哥,在县城里抽身不得,请刘高送了份大礼。

    这日来姚家赴宴的客人,囊括了黄果垭镇政商界的大部分头面人物,连新到任的一把手也来了,还包括道上的后起之秀范老三。

    无论是金水村,还是整个黄果垭镇,能接到姚夏玲的请柬,被认为是一种荣幸,哪里在乎那点礼金呢。

    姚夏玲的老家,是一座农家四合院,虽很宽敞,还是摆不下几十桌酒席,于是在院子前后的竹林盘和菜地边摆了很多桌酒席。

    尚未开席,每张桌子上甩了一包中华以及糖果瓜子款待客人,人人手捧一杯热茶,寻找熟悉的圈子聊天,院子内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乡下摆坝坝宴,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开席前不发筷子,以免某些不懂礼仪的乡下粗人率先大快朵颐,煞了风景。

    鞭炮响过,由主人致简单的祝酒词,随后厨师朝每张桌子分发筷子,客人们站起身来,举杯畅饮。

    原本,我非政要,也非有脸面的人,有着起码的自知之明,选择坐在周校长旁边,而这一桌人,有镇上的副职,也就是那位专管文体的副镇长,还有某些单位的职员,怎么说呢,至少存在一点共同话题的。

    前来的客人之中,不少人在酒局上身经百战,即便是普通职员,陪酒次数多了,酒量也很大,于是每张桌子上摆了两瓶五粮春。

    总之这种酒局,每个人都有头衔,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政府职员,事业单位职员,也能挂上个某某副科长副主任什么的,而我光光的就一个头衔,人民教师,只是有一层关系,我是周校长的哥们兄弟,于是,别人举杯一饮而尽,若是我杯子里还剩几滴酒,当然会被认为无视领导或不给面子了。

    这一桌,除了周校长属于一把手,都是些副职科员什么的,原本以为酒量不大,却不知喝着喝着,相互吹捧,相互激将,一杯一杯的接着干下去,两瓶五粮春很快见底,姚夏玲的弟弟姚金盛,也是我的初中同学,立马开了两瓶酒递过来。

    乡下做坝坝宴一般喜欢用大圆桌,一桌十个人,一瓶酒一次就分完了。

    随着更多的酒下肚,话题也多了起来,相互吹捧,相互称兄道弟,一句话,越喝越有感情,没见过面的,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经常在酒局上见面的,则唠唠叨叨的重叙旧情,没完没了。

    当日酒桌上的客人,大半没见过我,听周校长介绍说是学校的体育教师,篮球打得很棒,于是把我视为喝酒的生力军,轮番敬酒,他仰脖喝了一半,我不可能喝一小半,于是喝着喝着,有些云里雾里,也跟着吹捧别人,贬低自己,以增添酒桌上的热烈之气氛。

    从十二点喝到两点过,七八瓶白酒已经见底,一桌人才算尽兴,而此时的我,大概喝了一斤以上,略略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妈的X!又成了陪酒的生力军,这些副职什么的,酒桌上称兄道弟,下桌子后就昂着脖子走路,绝不会正眼瞧爷们一眼的,早知如此,该躲到角落里,跟姚家的那些乡下亲戚坐一桌哦。”心里暗暗骂着,借口上茅厕,蹲在里面,迫于无奈,又把手指头伸进喉咙里,哇哇哇的吐一阵,胃里好受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