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难 (第2/2页)
后的抵抗过程中,开始开枪。让已经绝望的几个女人也开始了自救的行程。 跟着春丫走进来的还有一个老人,是张家槽坊的大师傅,据说也是买来的,但是跟了张家几十年,正是他带着两个徒弟从后院翻墙进了内院,才使张春和春丫有了彻底扭转局面的机会。 只是张家岭四百多人,连家门带佃户,只剩下了不到四十人,全部带伤,轻伤的只有十多个人。张家岭的张姓是从江西九江府迁徙到清河,然后在从清河派生出来的一个旁支。而金鸡岭虽然也姓张,但是却是从安徽迁到清河的。太平军北伐时期,清河张姓为了自保,将两个不同老祖宗的张姓合并,续写了张姓总谱。张家岭和金鸡岭就从明争暗斗变成了生死相依。这是乱世必然的结果。 清河本家来人的时候,杀戮已经停止了,张春正带着人掩埋亲人的尸体。 张春现在是明字辈,来人是也是明字辈,但是因为字派不同,要比张春高一辈。张春虽然只有八岁,但是总算是张家岭大房嫡长子,张家岭张家也就没有绝后,所以本家来的人只给十串铜钱,就回金鸡岭去了,那里没了主事的人,死伤比这边更加惨重。 张春没说什么。 “少爷,又有两个人走了,不过,剩下的人应该还好。”张秀清对这个八岁的孩子十分恭敬。 张秀清只见过几次这个张家的小少爷。没想到这三天,原本到槽坊咬着手指胆怯得要命的孩子,居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彻头彻尾地换了一个人,如果不是现在全身颤抖着躺在床上,人也沉默了很多。张秀清几乎要认为张家出了一个妖孽。 尽管如此,这个少爷也表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秀爷爷,镇里的大夫没走吧。”张春把湿毛巾递给春丫,让她用井水浸了给自己降温。他的声音沙哑的几乎失声,一说话就带来猛烈的咳嗽。
“还在呢。药材也让阿强去买了。” “大家有开水喝吗,包伤口的布煮过了吧。外面再下雨?”张春抬头窗外。天很阴沉,檐瓦上滴滴答答地,显然雨水不小。 “幸好下了雨,不然火势还不停呢。” “死去的人都收拾好了吧,污染了的水是喝不得的。”张春想爬起来,但是实在无能为力。 “村子里还好,都收拾好了,野地里的还没有。” “尽快下葬吧,土匪们也一样。大家都住得下吧,内院也没几间房了。”张春的身体并不好,或者说很差,很瘦弱,能撑到现在就非常不容易了。 “救人的人还没回来,小荣在外面搭了几个棚子,不知道能活多少人。” “粮食够的吧,让人守着,到夏收还有些日子。” “粮食都在内院呢。够是不太够。各家都搜过了,没剩下多少粮食,贼人就是冲着粮食来的。” “把家里首饰什么的全部拿去当了,粮食要够。” 张家最后总还是守住了内院,内院留下了一些银子和首饰,还有一些粮食。 “各家都遭了贼,粮食怕是都不够,要是镇里不派粮,粮价要涨,怕是买不了多少粮食。下面还有几个村子着了火,活不了几个人。金鸡岭张家据说没人了,收尸的人都没有。剩下全部是女人和小娃儿,女人也都被糟践了。”张秀清说的各家,不是指普通的佃户,而是指大家族,这些大家族拥有自己的家丁武装,就是土匪也不敢轻易招惹。而张家岭和金鸡岭虽然有一些丫鬟和仆人,但是会武艺的家丁却很少。连春丫也不过是个意外。 张春叹了口气:“全部换粮食,现在银钱没用。贼人还没走?” “大部分走了,贼人死的人比我们多,有些人是饿死在野地里,也有自己上吊的。捡了好几个快饿死的孩子。” “能养活就养着吧,下雨了,把村里全部搜一遍,把所有有用的东西全部集中到这里,不够建房子。先建院子里的,院墙还在,贼人不是那么容易进来。庄稼地里先别管了。” “是,少爷。” 张秀清出去后,张春在春丫的搀扶下下床。 张春还是穿着长袍马褂,不过是芹姨她们现改的。原来的衣服上全是血迹被拿去洗了,现在张春身上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出来的。 张春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光绪家难”记载进了家谱。不同的是,原本张家是灭门了,只是因为嫁到清河的一个祖奶奶让儿子归宗后续起来的。据说为了重新支撑起张家,一次性花掉了二百两银子。张春估计这几天平静后,这位祖奶奶,现在的大姐大概也到了。 “春丫,我想到外面走走。”如果说心中没有惶恐,这不是事实,但是张春知道,自己不能把惶恐表现出来。张春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相信一个只是孩子的自己,但是如果自己垮了,这群人恐怕也就散了。 而且他需要好好把情况整理一下,很多事情他都没能想明白。 光绪年,是在张秀清嘴里知道的。 这一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开始,只是没想到会是以残酷的杀戮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