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194章上海你好 (第1/2页)
“老到公园腻味。”白驹好像有些没睡醒似的,皱眉到:“换个地方。”“那,你看到哪儿好?” 一张老脸上,布满讨好的笑容。 甚至有些谄媚:“我和你爸,就抱着彤彤到那儿。”白何看在眼里,这哪儿像母子俩?简直就是主人和保姆嘛,他开口说:“到外滩!” 母子俩都似乎一惊,不约而同的看看他。 确切的说,到上海后,无论和亲家或是儿子媳妇,白何的确做到了尽量少说话,少表态。不用老伴儿一再的叮嘱,他知道自己的考虑不周,冲口而出的毛病。 以前只当着母子俩,还无所谓注意不注意。 现在,有了媳妇和小孙女儿,说话就得注意啦。这虽然令白何有些迷惑,甚至郁闷,却也只好顺应。要知道,自己现在面对的不仅只是儿子,而是一个三口之家。 从法律和家的意义上讲。 和老俩口一样,这个小小的三口之家,一样具有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是受法律保护,社会承认的独立体。因此,作为曾经和现在的父母大人,得承认现实,顺应潮流。 要不一准鸡飞狗跳,费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到外滩!”白何又加重语气,胸有成竹:“出去坐22路,终点站下,走百多米过外白渡桥,就到了。”老伴儿不信任的看着他,白驹却有些迷惑不解。 “直达?我怎么一直不知道呢?” “是呀,直达?儿子在上海住都不知道,你又是怎么回事?” 老伴儿又拿出了老俩口在一起的威风,大约她一高兴就忘记了这是在明丰苑儿子家。白驹急忙推推老妈,指指关着门的大屋。 老太太就贼似的缩缩颈脖。 陡然压低了嗓门儿。 “你去过?想当然哟。”“查的百度地图嘛,没错。”白何看着老太太的谨小慎微样,想笑,咧咧嘴巴:“上次我到罗店,也是查的百度地图,不是你教会的吗?” 白驹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牍主义者。 和他那个亲自拟定的科学育儿法一样,对书本和网上的知识,深信不疑。 “好,就到外滩!可中午吃饭和睡觉?”“是呀,按规定,我们彤彤每天中午11点半得按照吃中饭,1点到4点,得按时上铺睡觉。” 老伴儿明显是讨好儿子。 念念有词的背诵着科学育儿法上的程序。 “下午5点半得吃晚饭,”“中间得吃水果,喝水,”白驹不客气的插嘴,颇有些不满似的。“对对,上午10点吃水果,”老伴儿就急忙接上,白何皱起了眉。 “唉,哪儿跟哪儿?就这样,到外滩。” 白驹看看老爸,点头。 “好,到外滩,反正彤彤还没去过。”然后,宣布到:“爸,妈,妙香从昨天就辞职了,所以现在还在家里。”老俩口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赫赫有名的国企大医院啊! 说辞就辞?哪能这么轻率? 也不打个招呼,来个即定事实就算?白何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可他没说话,只是看着老伴儿。按理,在这个时候,作为母亲和婆婆,她若开口无论埋怨或训斥,都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威慑性。 而且看得出,老太太同样极不高兴,脸孔有些泛红。 白何瞟到,白驹有些紧张的睃着自己老妈,甚至双手握成了拳头,这也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的流露。更有甚者,白何似乎听到大屋门后有轻轻的响动。 包不准那儿媳妇,正躲在门后偷听呢…… 稍会儿,老太太叹口气:“你们怎么也不与我们商量商量?这是个大事儿啊。”白驹放软了语气:“妈,你不知道妙香在单位有多受气?反正现在还年轻,没事儿的。” 老太太摇摇头,不说话了。 抱着彤彤出了明丰苑,白何仍不住发火了:“搞什么名堂?该你说话你却不说,你在怕什么?你瞧亲家抱彤彤过来那模样,分明也是怕你生气,何不顺势说说?你毕竟是婆婆呀。” 顾着童车上的小孙女儿。 白何的嗓音压得很低。 “这样纵容下去,只会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说话还不如放屁。”老伴儿一反常态,默默的听着,这让白驹生气又郁闷。 自古婆媳狗关系不好处。 退休老师又极要面子。 她面临着即要当个好婆婆,又对任性媳妇越来越反感的尴尬地步,要说,也真点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妙香越来越多的怪脾气暴露出,这连白何都越来越清楚的看在眼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