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_三国特种部队纵览(二)(摘自:新浪博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特种部队纵览(二)(摘自:新浪博客) (第5/5页)

勾结了黑山贼,准备趁袁绍摆宴席的时候抢劫袁绍家。我的个天哪,这叫什么脑子嘛,袁绍从此之后就很忌惮他,麹义的性格后汉书描述,也是反复无常,就是没有信义,袁绍后来就找了个机会干掉他了。看来这塞外之徒,都不怎么读书,也都不怎么重信誉,几位有名的边疆猛士,吕布公孙马超还有这位麹义,评价都是反复之徒。

    但麹家人的历史还没终结,这个边疆的大族,之后多次作乱,勇猛无比。其实麹家人还是蛮忠于汉朝的(麹家是罪犯所以才被发配到边疆,这个很让人哭笑不得,但后期造反全部都是反对曹魏推翻了汉朝)。麹义早期是被麹家派去中原协助皇普嵩平叛黄巾军的,后来又去帮助号为正统的四世三公的袁绍。这批麹家死士一入中原,就连造奇功,天下震动,让人不得不佩服麹家军的实力。说道这里,也该结束了,袁绍的精英先登其实不过是边塞大族派来捐助他的家族部队,麹义死后,估计其他人不服,或被杀,或逃走,这只英勇无敌的麹家军就逐渐消失了,但个别人流落到其他诸侯那里,继续绽放耀眼光芒,比如于禁。

    十二、虎卫军——曹魏的刺客部队

    主将:许褚

    变迁:演变成武卫

    史实:曹cao一开始没有什么虎卫军的名称,应该说这个名字是我们给他加上去的,因为曹cao初期并非帝制,所以他仿汉军的南北军以及禁军体制并不完全,虎贲营或者叫虎卫军是后来才有的,典韦传: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

    许诸传: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

    这里可以看出,从许诸开始才叫虎卫,职责与典韦相同,都是负责曹cao安全的亲卫部队。从描述来看,虎卫军是曹cao禁军的步兵部队,因为选的都是剑客,虎卫军在初期是曹cao的一只主力,也负责曹cao的宿卫,最著名的就是宛城之战和马超之战了,都是断后,典韦在宛城率10几人替老曹泡妞断后,最后身死,而许诸在汉水率100多名虎卫抵挡马超万余名追兵,护送老曹渡河。而后来许诸被封为武卫中郎将,应该就是原来的虎贲中郎将,改了个名称。但冷兵器时期,骑兵一直都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老曹自从大力发展虎豹骑之后,虎卫基本上都是负责贴身安全了。这从老曹任人的亲疏以及建制也能看出来。虎豹骑分为虎骑和豹骑两营,虎豹骑统领也只安排自家人,而且虎豹骑统领在后来都担任中军(也就是禁军)的最高长官--中领军。而虎卫则都尉、校尉百馀人,一直都保持在100人左右,亲疏和建制之间,大见分别。说明虎卫的重要还是比不上虎豹骑。

    十三、逍遥津死士

    主将:张辽

    变迁:

    史实:张辽麾下“八百死士”。“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十四、解烦军

    十五、大戟士

    十六、东州兵

    十七、青州兵(最早的建设兵团)——曹cao初期的乌合之众

    主将:曹cao

    变迁:卸甲屯田

    史实:“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所谓的精锐究竟怎么样呢?吕布“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

    分析:青州兵很难算得上是精锐,因为三国志记载,当年黄巾军投降了100多万人,曹cao取了三十万做青州军,这么大数量,就很难称得上是精锐了,而且一听到老曹死了,就鼓噪而去,从性质上来说,应该是一只雇佣军。提它仅仅是因为毕竟史书上占一笔,但其实离精锐相差甚远,因为无论战绩(当年攻打吕布,被吕布揍得溃不成军,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还是纪律(宛城老曹差点丧命,兵败之下青州兵居然还趁火抢劫,而且还居然抢劫自己人,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这些都说明青州兵离精锐相差甚远,所以老曹在初期实力还弱时,不得不用青州兵,这个可谓他起家的本钱。但后来实力强大了,就不再使用这只雇佣军了。一直安排他们屯田驻防在青徐。

    魏: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

    “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这都是精锐部队。张合赶奔雍凉抵抗诸葛亮时,专门跑到洛阳提调南军五营,就是因为他们是魏军精锐。

    曹仁的“骁骑”。“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

    典韦的“近卫甲兵”,“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这几支虽为精锐,但只是“别部”,难称“军”,故不在列。

    蜀:无前、无当、飞军、虎骑、散骑、武骑

    无前、无当二者同为一支精勇的队伍。飞军,以羌族的一支——青羌为主,分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队伍。虎骑,精勇的骑兵队伍,此外还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队。诸葛亮严格的训练和部队纪律性,以及连弩,精练钢刀的配备,八阵图的推广,使蜀汉军队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

    吴:羽林、虎骑、敢死、解烦、无难、马闲、五营、五校

    羽林,是东吴宫廷禁卫部队。虎骑,拱卫京城的骑兵部队。敢死、解烦、无难、马闲,都是精勇的冲锋队,多分左右两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五营、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因为吴的兵制比较混乱,所以对这些吴国自诩的精锐部队不应估计过高。因为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他们也没有表现出精锐部队应有的战斗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