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江北四镇 (第1/2页)
驻扎在江淮地区的明军主要有四支队伍:淮安附近的刘泽清部,大约有三万人。驻扎在庐州地区的黄德功部,大约有五万人马;驻扎在徐州地区的高杰部,大约也有五万人;驻扎在寿县一带的刘良佐部,大概有三万人马。 这四人都是总兵职务,其中黄德功因为平叛有功而受封为靖南伯。但是刘泽清所部却是距离南京最近的,所以他得到的消息也是最早的。 刘泽清是山东总兵,但是却并没有立下多少战功。大顺军进逼北京的时候,崇祯下诏让他进京勤王,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窜至淮安。 刘泽清此人一脸络腮胡子,外表粗豪,但是内心却是个精明的主。南京城中的新君之争传到他的耳朵里,他就上心了,安排人手不停的打探最新的消息。当他知道因为东林党人的活动串联,潞王的呼声远远超过福王时,他就暗暗下了决定迎合东林党人,拥立潞王即位。 但是在大明朝一直奉行的是以文治武,他虽然贵为总兵,但是对于拥立国家最高领袖这样的大事还插不上嘴。想趁机沾点从龙之功,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正在召集上火时,却有士兵来报。 “大人,南京有书信送来。” 刘泽清心中一动,隐隐约约大概知道了是什么事情,急忙抢过信封,一把拆开,细细阅读一遍,顿时喜上眉梢,大笑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书信是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所写,信中大肆渲染了潞王的贤德仁爱,强调如今潞王即位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最后隐晦的以征询的口吻问他的意见。 吕大器作为兵部侍郎,跟刘泽清也算是一个系统的,算的上他的上司,所以写这封信倒是合适。虽然拥立潞王是钱谦益提出来的,但是他如今的身份毕竟还是在籍礼部侍郎,并不是朝官,所以自然由吕大器出面联络刘泽清更合适一些。 这些个文人,明明是到老子这里来找支持了,可还要这般遮遮掩掩的,刘泽清不屑道,但是脸上已经是乐开了花。 刘泽清哈哈大笑,将书信一把摊在案几上道:“传老子的命令,今天杀猪宰羊,好好犒赏一下弟兄们。” 副将大喜,正待转身去传令却又停下问道:“大人,如今军中已经没有多少牲畜了,军费也不多了,这……” 刘泽清大手一挥骂道:“蠢货,这还用问老子吗?没有了你不会带着弟兄们去周围弄一些回来。咱们辛辛苦苦,保一方平安,那些贱民贡献一些猪样牲畜也是应该的。” 有了总兵大人的这句话,那副将眉开眼笑的走了,很快便带着一队士兵从大营中呼啸而出,四处祸害淮安百姓去了。显然这些人做这种勾当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只是为了讨领导一句话而已。 刘泽清虽是武人,但是也粗通文墨,很快的便写好了回信,再仔细浏览一遍后方感满意,这才将信封了口,唤过一个心腹亲兵吩咐道:“你带两个弟兄亲自去一趟南京将这封信送到兵部侍郎吕大人的手上” 那亲兵揣着信匆匆出来大营向南京去了。 钱谦益并没有把希望只寄托在刘泽清一人身上,而是同时给黄德功、刘良佐两人也写了信,当然也是以吕大器的名义写的。至于高杰,因为他曾是李自成的部将,所以出自于一种避嫌的的缘故并没有联络他。 三封信同时发出,但是离得最近的刘泽清自然是先收到的。 在刘泽清的信使已经顺着运河顺利而下快到扬州的时候,黄德功和刘良佐才相继收到信。 两人阅信后却并没有如刘泽清一般迅速回信,而是观望思索了起来。 没有其他,而是因为两人的驻地离凤阳都不远,名义上来说都是属于凤阳总督马士英的部下。因为这层关系,他们自然与作为凤阳守备太监的卢九德关系处的不错。当然主要也是卢九得负责提供他们的粮草的缘故。 卢九德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心思却多。他在亲自赶赴淮安面见福王的时候便写了两封信分别给黄德功和刘良佐,请他们支持福王即位,并且向他们许诺了一些令人心动不已的条件。 黄刘两人知道卢九德和福王的关系,也听说过福王的秉性,知道卢九德替福王开出这些条件基本不成问题。另外按照皇家血统远近来说,福王确实是最有希望的皇帝人选,所以两人没有多少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