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802 机械性能 (第6/7页)
处:《船长哈洛克》 暗物质引擎:……(第25能量级) . 安科隆恩泰坦(星际战舰)(综评2级低) 出处:《太阳帝国的原罪》 曲速引擎:…… . 希格拉之耀(星际母舰)(综评2级低) 出处:《家园2》 超空间核(准跃迁引擎):…… . 星际要塞-死星(综评2级低) 出处:《星球大战》系列 描述:又称为‘DS-1轨道战斗太空站’,直径约120公里。 . 小行星要塞-月球(综评2级低) 出处:《星际农民》 描述:直径千公里以上。 . 行星要塞-战星(综评3级低) 出处:《细胞渗透》 描述:直径万公里以上。 . 位面战舰(综评37级低) 出处:《异世之机械公敌》 描述:外部直径数百公里,内部直径数个天文单位。 . . . 【解说对比】: . 小型手枪(威力3级低)(综评6级低) 子弹动能:120(单手射击) (笔者语:v=347m/s、m≈0.002kg,E=1/2*mv^2≈120) . 短弓&轻弩(威力3级低)(综评6级低) 箭矢动能:121 (笔者语:v=85m/s、m≈0.034kg,E=1/2*mv^2≈121) . 长弓&重弩(威力3级低)(综评6级低) 箭矢动能:292 (笔者语:v=106m/s、m≈0.052kg,E=1/2*mv^2≈292) . 大型手枪(威力3级中)(综评6级中) 子弹动能:646(双手握枪) (笔者语:v=402m/s、m≈0.008kg,E=1/2*mv^2≈646) . 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威力4级低)(综评7级低) 子弹动能:1400(枪托抵肩) (笔者语:v=748m/s、m≈0.005kg,E=1/2*mv^2≈1400) . 狙击步枪&机枪(威力4级中)(综评7级中) 子弹动能:5000(卧姿缓冲) (笔者语:v=954m/s、m≈0.011kg,E=1/2*mv^2≈5000) . 64兆焦电磁轨道炮(威力8级中)(综评11级中) 弹头动能:3900w(64兆焦=6400w) (笔者语:大约61%的效率。) . 纽扣电池(1.5V140mAh)(储能3级高) (笔者语:E=Pt=UIt=1.5*0.14*3600=756J。) . 7号电池(1.5V800mAh)(储能4级中) (笔者语:E=Pt=UIt=1.5*0.8*3600=4,320J。) . 5号电池(1.5V1500mAh)(储能4级高) (笔者语:E=Pt=UIt=1.5*1.5*3600=8,100J。) . 1号电池(1.5V2500mAh)(储能5级低) (笔者语:E=Pt=UIt=1.5*2.5*3600=13,500J。) . 手机锂电池(3.6V1600mAh)(储能5级低) (笔者语:E=Pt=UIt=3.6*1.6*3600=20,736J。) . 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4*12V20Ah)(储能7级中) (笔者语:E=Pt=UIt=12*20*3600=864,000J,一般是四联装48V共3,456,000J或者五联装60V共432wJ。) . 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85kWh)(储能9级低) (笔者语:E=Pt=85,000*3600=306,000,000J。) . 第一代核裂变反应堆:天然铀235(综评11级中) 出处:20世纪50~60年代 发电能力(单机组功率):60MW(6000w/s)(第8能量级中) . 第二代核裂变反应堆:工业浓缩铀235(综评13级低) 出处:20世纪70年代 发电能力(单机组功率):千兆瓦 (笔者语:第一、二代都是水冷堆,所以必须建设在沿海地区。) . 第三代核裂变反应堆:气冷堆(综评13级低) 出处:20世纪末 发电能力(单机组功率):1500兆瓦(15e/s)(第10能量级低) (笔者语:1kg铀235完全核裂变将产生大约20,000兆瓦时的能量,质能转化率为0.08%。) . 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液态金属冷却堆(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装置)(综评1级低) 出处:21世纪初 . 第一类核聚变反应堆:托卡马克-离子环-方舟光圈(可控热核聚变反应装置)(综评1级低) (笔者语:氘完全聚变反应的质能转化率约为0.34%。) . 第二类核聚变反应堆:仿星器-离子球-人造太阳(可控常温核聚变反应装置)(综评1级低) (笔者语:聚变在把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效率上比裂变高约4倍。) . 第一代天基武器:武装卫星(综评13级中) 卫星装载型电磁轨道炮:35e(第10能量级) 能量来源:太阳能、化学能(燃料热能)、原子能(核能)。 . 第二代天基武器:上帝之杖(综评15级低) 出处:电影版《特种部队》系列 钨杆弹(约5t)能以流星的速度(约39,000km/h)击中目标:2934e(第12能量级) (注:弹体要计算三个速度,首先是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公转提供的初速度,然后计算的是自由落体的速度增量,最后还要算上姿势调整系统的火箭助推加速,所以触地速度可以勉强达到接近11km/s的程度。) 能量来源:弹体依靠自由落体重力与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做功,所以卫星所需能量不大。 (笔者语:5吨的弹体造成约70吨T-N-T的能量释放,表面上看起来是14倍的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