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府试 (第2/2页)
中,写了一种名叫海刀鱼的美味。 杜若运用《书典》一查,发现海刀鱼竟然是东海带鱼的别称! 同时,另一本书从《书典》之中跳了出来,这本书是吴国大儒墨卿谷所著,书中言明,十年前的某日,还是大学士的墨卿谷在东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偶遇刚刚封圣的颜行,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去吴国著名的酒楼饮酒,并品尝了海刀鱼,颜行对海刀鱼之鲜美肥厚赞不绝口,还赋诗一首。而十年前的那个时间,正好也是颜圣写出《望海》这首诗的时间…… 杜若摇着头把“东海”二字写在纸上,摇头想着不知道这道需要用鱼来寻求正确答案的考题会害了多少前来参加府试的读书人…… 一个半时辰之后,杜若擦了擦头上的细汗,停下来略微甩了甩手腕,稍微歇了几分钟,开始答默写题。 半个时辰之后,考场里负责给考生送饭菜的马车来到了杜若所在的考房前面,有一个士兵把两只馒头、两碟酱菜递给了杜若之后,就继续把午饭送给其他考生。 杜若收拾了一下考房里的桌子,开始吃午饭。 一刻钟之后,杜若重新开始答题。 而在京城参加府试的岳川,仗着自己体力好,连午饭都没吃,继续奋笔疾书答着默写题,直到未时一刻,岳传才答完所有的默写题,他简单收拾了书桌,这才开始饥肠漉漉的狼吞虎咽,一边吃,还一边想着还是小师妹做的饭菜好吃啊…… ****** 直到申时三刻,杜若才回答完了默写题,杜若默默闭上眼睛,在桌上趴了一刻钟的时间用来休息,然后才开始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一声锣声,周围的考房开始有考生发出不满的声音,看来大部分考生都没能把《列圣典》的考题全部答完。杜若把《列圣典》的试卷交给了来收卷的士兵,从发卷的士兵手中接过了诗词的试卷,并且向那士兵道了声谢。
****** 岳川答完了整份《列圣典》的考题时,距离收卷时间还有两刻钟。 岳川检查了一下整份试卷,叹息一声,心想虽然有五道题实在不会,但是自己也已经尽力了…… 岳川交了《列圣典》的试卷,从发卷的士兵手中接过诗词试卷,开始准备写诗词。 岳川打开诗词试卷一看,发现给出的题目是夏景、边塞或者山岳,三者任选其一。府试的诗词试卷跟县试时要求差不多,只要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 岳川从他脑海之中不多的诗词存货里选择了一首边塞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出塞》。 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随着岳川的落笔,选之上浮现出了才气三尺半的紫色才气,岳川诗成鸣州。 ****** 说来凑巧,远在江宁府参加府试的杜若本来也选择了王之涣的这首《出塞》,然而杜若却突然想到,这首诗词语朴素,朗朗上口,又很容易记忆,小师兄会不会也选择这首诗呢? 想到这里,杜若吓了一大跳,万一两人选择了同一首诗,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杜若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想着改选一首比较复杂的诗。杜若改选了“山岳”为题,提笔写下了诗圣杜甫的名篇佳作《望岳》。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写到这里,杜若忍不住的嘴角上扬,心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这首诗,就是考虑到上辈子在地球忙着经商的小师兄岳川肯定不会写“决眦”二字…… 杜若的这首《望岳》只写了前三句,水蓝色的才气已经两尺有余,喜得在江宁府文院监考的章大人说道:“杜姑娘真不愧是能写出传国好词的才女啊,你们看那才气,也许这杜姑娘又会做出一首鸣州诗了……哎?才气怎么停顿了?” “章兄莫急,想是杜姑娘正在构思……” 杜若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了最后一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呼!”水蓝色的才气一下子涨到了四尺半,诗成传国。 刘院君的话音还没落,就看见四尺半的水蓝色才气从杜若的考房上空喷涌而出。刘院君喜得一拍大腿:“太好了,又是一首传国好诗!” **************** 铃兰曰: 哎呀哎呀,这一章真是好险好险呐! 两人差点撞了诗!不过为了情节需要,铃兰不得已破坏了杜甫老先生的作品,把《望岳》的最后一句跟其三句给隔开了! 为了不要太对不起杜甫老先生,铃兰决定在下一章中把这首《望岳》重新完整、规矩地再写一遍,大家表骂我…… 喜欢看《若修儒道》的朋友们记得来看哦! 微无节cao为自己打广告,求票,求各种票!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