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逆转 (第2/2页)
些jianian臣贼子的。那书院既是生员们读书的地方,敢问,是谁的主意收容钦犯朱昌?再有,那自称高士的胡康,对抗朝廷,挑衅和殴打亲军,这背后是不是有人暗中指使。此外,据闻胡康胆大妄为,竟是张贴圣人画像于书院之外,他们既口口声声称呼是圣人门生,却如此作践升任,又是何故?儿臣只是个小小的亲军千户,假若亲军可以任这些自称读书人的家伙殴打,既然如此,那么朝廷养二十卫亲军何用?陛下若是不重惩这些无法无天的恶徒,只怕亲军们心中不免寒心,从此之后,谁还敢尽心用命?” 胡广实在有些失去理智,堂堂翰林,竟是不如郝风楼逻辑清楚。 解缙看事情不对,生怕胡广再说错话,于是连忙出来大喝道:“郝风楼,你还要狡辩吗?你在天子脚下擅自动用火炮,侮辱圣人,这怎么说。” 其实在这里辩论再说也没什么用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郝风楼侮辱了圣人,读书人早就对他不满,现在这正好成了导火线,大家非要闹将起来,分明就是逼着宫里息事宁人,查办郝风楼。 解缙直接捡到了要害,你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侮辱圣人的行为,在有人刻意的煽动之下,这件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郝风楼淡淡的道:“圣人的画像,我是撕下来了,这没有错,我之所以放炮,只是因为这些书院的乱党行为太过恶劣。这画像,我正好带着,自请陛下圣裁,至于其他的,多说无益。” 他从袖子里直接拿出折起来的几张画像,随即恭送到了御案前。 朱棣的脸色铁青,他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件事不是谁有道理的问题,肇事的双方压根也没打算讲理,这边自称是奉命行事,背后是亲军,将奉命行事的人查办,确实如郝风楼所说,将来再有圣旨,涉及到了读书人,亲军们还敢去办吗? 而另一边呢则是读书人,读书人已经疯了,聚众文庙,再加上大批的官员长跪午门,侍讲胡广亦不是省油的灯,他的兄长没了,肯定是要拼命的。 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道理可讲,此前的舌枪唇剑都是假的。 这才是朱棣头痛的地方,夹在中间,实在难以决断。 现在郝风楼送上画像,其实这画像也没什么稀罕,朱棣压根就没有看的兴致,不过郝风楼既然郑重其事的奉上,他也只好意思意思,画像竟是有两幅。 第一幅自是朱棣耳熟能详,这孔夫子的画像即便不是读书人,也是常见。至于第二幅,朱棣漫不经心的拿起来,这一看,眼睛便定格住了。 他的眼眸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画中的人,身材有些肥硕,相貌普通,不过上头的字却是厉害,上头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是化成灰都令朱棣认得:“太祖神主灵牌在此,jianian贼退散。” 朱棣的眼眸眯了起来,他的手化为了拳头,手指节咯咯作响。 他突然冷笑,抬眸道:“所悬画像是谁的主意?” 郝风楼正色道:“已经查实,乃是胡康。” 朱棣又问:“悬挂的画像都在这里吗?” 郝风楼道:“都在这里。” 朱棣又去问那刘博士:“郝风楼所说的没错吧?” 这事却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悬挂画像的事不只是书院中的师生知道,便是外头看热闹的人也是看得一清二楚。 刘博士倒是不敢抵赖,道:“没有错,只是事急从权,当时这些人强攻书院,打伤了不少生员,实在没有办法,胡博士才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在刘博士看来,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他却是料错了。 朱棣笑了,那笑容竟是十分残酷的冷笑,那眼眸透出来的冷漠教人不敢直视。 朱棣一字一句的道:“是吗?事急从权,这倒没有错,谁不是事急从权呢。朕的诸位爱卿,你们来说说看吧,这件事如何处置。” ………………………………………………………………………………………………………………………………………………………… 第一章送到,第二章俺会尽快送到,就当是赎罪吧,俺弱弱的问一句,过街老鼠能喊两句求月票不,额,不给就算了,别骂人好不,俺一破写书的,天天被读者们左右开弓的打耳光,街头骂到街尾,感觉特悲剧啊,日子都没法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