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这回真的热闹了 (第1/2页)
转眼之间,随着杨说老先生的斥责,吴县安生了不少。更新最快 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士子没有了等待下去的耐心,便早早地收拾行装,就此回去了。这人一少,是非自然也随之少了许多。 不过,经了这些事情,人们反而把真正的重点忘了。 五月依然在不知不觉中到了尾声。留给人们的除了花褪残红,也就是那短暂的凉爽了。即将到来的炎热,让原本就有些浮躁的人心,此时变得更为躁动。 对吴县或者苏州甚至是江南士林来说,这种躁动就更为明显了。 因为翘首以盼的诚国公罗彦,所谓的守孝的日子也没几天了。想着即将看到这位的真面目,有些人便已经兴奋不已。 只是,出乎意料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 六月初一。 如果非要找个占卜的先生问问,他一定会告诉你,今天特别适合开业乔迁。如果还想要问点什么,那么你将面对的是一张满带笑容的脸,和一句:“郎君,算卦是要给钱的。” 吴县市中自然不少这样的算命先生,但今天在市中更为热闹的,却不是这些卦摊。 锣鼓喧天的热闹声里,将街上闲逛的行人纷纷吸引到一处匾额上挂着红绸的铺面前边。 一看这个样子,便知道此处乃是真的要开业。 这等大吉大利的事情,少不得向东家讨几文喜钱。怀着这样的心思,一时间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堵住了往来的通道,只能让更多的人被迫滞留在此处。 但见锣鼓敲了好大一阵,硬是不见有个管事的出来。人们渐渐等的有些不耐烦。看着那些舞狮杂耍的伶人,便开始嚷嚷道:“杂耍的,这开的是什么店?” 只是问了一句,忽然间锣鼓停歇。而那些个伶人也停止了手脚动作,不约而同站在了店铺的两旁。 “吱呀”。店铺的门从内而外打开,走出来一人,却是让不少吴县本地的士绅乡民大吃一惊。 怎的是陆家的二爷? 不约而同冒出这样一个疑问之后,马上有聪明人在人群中喊道:“是墨香居,墨香居居然开在了此处。” 也难怪此人惊讶。要知道以墨香居的大名,便是市中那处位置最好的铺面都可以拿下来。不想只是选择在这略微偏僻的地方。更何况,看着这家铺面,似乎最多也就容纳十来人在里头观看。 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可围观的百姓可不管他心中怎么想。一经他将那句话叫出口,顿时很多人开始拍手喝彩。 场面,近乎失控起来。 陆敦义不得不高声喊起肃静。 先前百姓叫嚷,陆敦义也觉得是该让这些人好生吃惊一下。但如果再让他们叫嚷下去,错过了吉时,反为不美。 直到喊到喉咙嘶哑,围观的人群这才停止了喧闹,将视线齐齐汇聚到陆敦义身上。 “诸位,听我说。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墨香居江南分号,今日便要在我吴县开业了。墨香居所有的经营规矩,与长安别无二致。” 陆敦义一言说完,便有士子紧张地问道:“敢问陆公,这书价又该如何?” 先前只是说了经营规矩,自然是传说中种种购书的限制。但是人们更为关心的,其实还和钱有关。谁都不想一模一样的东西,在长安卖十文,到了江南便要翻上一番。那也委实有些不合算了。 虽说先前有人从长安带回来的书籍,转卖价格甚至高出三倍。但既然分号在此,还要出现这等事情,就让人有些不爽了。 而陆敦义的一句话,让寂静的人群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唿:“既然经营规矩都一样了,那么价格,自然也是一样的。” “墨香居果然是书商界的良心,我士林的福星。原本我都以为到了江南,书价肯定要涨一些的。看来今日能够多买几本了。” “真是太感谢墨香居了,我要回家取钱,不买是十本书都不好意思说我期待已久了。” …… 诸如此类的感谢和赞叹声中,陆敦义志得意满,拈着胡须,大喝一声:“吉时已到,墨香居正式开业。” 随后转身将挂在匾额上的红绸扯下,而门口站立着的一干伶人,重新敲起锣鼓。 人群顿时跟在陆敦义的身后,挤着向墨香居门前走去。 不得不说,今日上街闲逛的士子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不到一个时辰,墨香居筹备好的上千本书便销售一空。看着紧闭的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