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妙语抚芳心 (第2/2页)
最后一篇,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相当于后记。 《文心雕龙》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 本书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开了这个世界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 它全面总结了这个时代以前的文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可以说,陈昊不算以前的作品,单单这部作品,就可以一书封神了,加上以前的作品,在这个世界,可以说是无人可及了! 殿中诸公子,一时心丧若死!这种开山怪般的宗师巨匠,他们居然想的在他的强项地盘打败他,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陈昊看到殿中一时静默,便笑道:“好了!瑜瑕过关,下一个!薛公子,到你了!” 薛公子打起精神,将原先想好的文句说了出来。 “有金念成铭,有草念成茗,无金无草还念名。作事必须求踏实,为人切莫务虚名!” “过!下一个!” 游戏再次进行,这一轮,各人都作了准备,竟然没有一名参加者被罚酒。 不过,众人却熄了与陈昊争雄的信心。那是自取其辱,这些比猴还精的人,自不会拿鸡蛋碰石头!还是好好投入这有趣的游戏中吧,这样还能体会到一些快乐! …… 很快,一轮轮完,第二轮又从陈昊开始。 陈昊将早想好的文句念出: “有木念作橱,无木也念厨,去木加足便是蹰。汶水河畔文心在,昆仑山脚独踟蹰。” 这一句念出,一颗心全放在他身上的瑜瑕,心中一跳,巨大的惊喜从她的心中涌出! 陈昊根本没有误会她,陈昊明白她的心! 两行清泪不由自主的从她眼中滑落,她急忙低下头,让泪水滴落尘埃,不让人看到她喜极而泣的样子! 这一句,之所以产生如此立竿见影的安慰效果,其实跟陈昊苦心孤诣造出这一句精彩的文句分不开! 厨,主食者也。食,是摄取,是进补,是一种接受。 陈昊在前三句除开表面的意思,暗中想传达的意思,其实是表达了他获得了进补,表达了他接受的态度。
进补什么,接受什么? 联系此情此景,这里接受的,除了瑜瑕的规劝,再无别人别事! 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虚心接受,下一句“汶水河畔文心在”更是说得明明白白。 汶水河畔是天颜! 文心在天颜城,那这个文心自然是代指瑜瑕。 “文心”,二字,可说是一词多义:首先是代指瑜瑕;其次也是对瑜瑕写出“龙游”两句良苦用心地肯定,并赞扬这两句话达到了屹立于汶水河畔的不朽高度。 单单这两个意思,还不能说明他对待瑜瑕暗中喻劝的态度。 最能说明他态度的,是将“文心”二字与陈昊刚刚与皇帝说的一番话连起来解读。刚才,陈昊好端端地不惜暴露自己两个身份,提起《文心雕龙》这套书,在这里,便起到了由此及彼的效果。 “文心”二字的第三个代指,就是“文心雕龙”这四字! 用文心来雕龙,“龙”是谁,殿中诸人不都是认为是国师吗?在这里,这句话又可会意为瑜瑕雕琢陈昊了!何况,下一句,从昆仑二字,也可以解读出陈昊的身份!雕琢一词,本身就是一个褒义词,清楚的表明了陈昊赞赏的态度! 所以,这一句话,从不同的方向表明了陈昊的对瑜瑕的肯定。 这种种复杂地意思,通过规则森严的造句,以廖廖数语表示出来,无穷内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华语文字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而最后一句“昆仑山脚独踟蹰”,用素描的手法,将一个孤独诗人的形像跃然纸上,更是含有另一种欲说还休的意味。象是叙述,象是召唤!内中之妙,足以让瑜瑕想上三天三夜,回味无穷了! 所以,以瑜瑕的华语修养,加上她作为有心人,一听之下,便意会到了陈昊暗中传达出的信息。并且,由这些信息,她自然而然衍生出旖旎的绮思,芳心之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不说瑜瑕放下巨大的心事,由幽怨转惊喜。殿中诸人,听了陈昊这段文句,也是齐齐叫了一声:“好!” 人的名,树的影,得知了国师的另一个身份,再来看他的文章,诸人便体会出另一种妙境来。 前面三句,对橱,厨,蹰三字的变换,不但中规中矩,还是对一个“厨”这样复杂结构的字进行变换,显示出了他对华语文字的娴熟掌握。 而后两句诗句,“汶水河畔文心在,昆仑山脚独踟蹰。”不但对仗工整,还精妙的对“汶”字和“仑”字进行了字形拆解,描绘出两个字的艺术的形象。进而借这两个字,表达出天颜文明先贤和一位昆仑奇才的形象。 汶水河是天颜城的母亲河,一个汶字,用文心来概括,不但形象贴切,也是精炼至极。不但实赞了汶水河,还歌诵了由这条河孕育出的不朽地天颜文明!而且,这文心二字,也隐含陈昊奠基文坛地位的作品——《文心雕龙》,自衿自信了一把。 昆仑山位于昆仑仙境,世人皆知昆仑仙境是国师创造的仙家洞天福地。在这里,这一句中“昆仑山脚”四字对“仑”字也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对应了上一句汶字的拆解。 加上感情色彩浓烈的“独踟蹰”三字,整句诗营造出一位比肩天颜历代文明先贤的绝世天才的形象,突出了国师孤独求道的心境,可说是侧面描写人物的典范文字! 综合来看,这一段文句,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既达到了安慰瑜瑕的目的;也突出了陈昊自身在文坛硕果累累的成就。 无形中拉开了与在座诸位的地位,进一步摄服殿中的公侯大臣,世家公子! 华语文字被陈昊信手拈来,将自身欲表达的种种意思,一语双关,让不同的人准确地理解出不同的意思,不会产生啼笑皆非的误解,运用之妙,可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