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本万利的买卖 (第2/2页)
“哈哈哈哈!”公子夜放声大笑。收住声,他肃然问道:“公主曾说急需银两,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银霞压住怒火道:“当然是真!” 公子夜一本正经地拱手道:“那么小生斗胆问一句,公主为何需要这许多银两?所需银两的数目又是多少?” 银霞闻言神色一黯,狼烟往事蓦然浮现于脑海之中。 昔日,父王倾慕大唐文化,曾偕王后、太子亲赴长安朝见“天可汗”李世民,被隆重接待后,遂归附唐属。后来西突厥崛起,横扫西域无人能敌。父王认为大唐远在万里之外,鞭长莫及,为保一国平安,便改为归顺近在咫尺的西突厥。不料此举激怒了唐皇,兵发十五万铁骑征讨高昌,西突厥背信不救,父王气病而亡。 唐军仅用一年时间便攻破都城。高昌国亡,新继位的王兄及满朝亲贵皆被押往长安。唐军将领贪婪无厌,将都城洗劫一空,乱军之中,萧引护着银霞,趁乱脱逃。劫后余生的族人听闻公主仍在,便纷纷来投。银霞与萧引及高昌旧将赛尔库带领这些老幼伤残的族人,在战火后的残垣废墟上重建家园,勉强维持生活。 后来唐皇不知听何人所传,说道高昌地处商贸要道,历年来积攒下的钱财难以估量,遂令高昌岁岁纳贡。上一年的贡银,银霞凭着昔日父王的面子东拼西借才勉强凑够,时隔一年却又再令朝贡。如今八十万两贡银倾全族之力,也仅筹措了七成。 思至此,银霞不禁咬牙切齿地说道:“是给唐皇的贡银,如今尚需二十多万两。” “那可当真是再好不过了!”公子夜听后双手一拍,抚掌大笑。 他见银霞怒目相视,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你与我合作这笔买卖那当真是再好不过了。想那温家富可敌国,几十万两银子于他家来讲,恐怕也不过是秘库藏银的一角而已。”
银霞听后,暗自咬牙。可恶!想不到温家竟富贵至此,却见死不救,只用十两银子来打发自己! “我说再好不过还不止如此!”公子夜从旁察颜观色,缓声再道:“到时得手之后,你将温家家财按贡银交与朝廷,即使温家事后查知,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他家势力再大,也不敢要回献与朝廷的贡银。即使温家想要对付你,你得手后便立即返回西域,谁又能奈你何。况且此次温家拒绝帮助你在先,本就理亏,难道你不想借此机会教训他们一下吗?” 银霞咬了咬唇边,脸上表情阴晴不定。话虽如此,可偷盗乃是她平素最看不起之事,只有最低贱无能的人才会去做。以往城中每次抓到小偷,她都会叫兵士好好地赏一顿鞭子,自己又岂能去干这么肮脏如鼠的勾当? “非常时期需行非常手段,做大事者岂能拘泥小节?”公子夜望着她,诚恳地说道:“既然公主为了银子连马贼都肯做,扮个舞姬可比做马贼容易多了,不仅兵不血刃,而且成本低廉。放着这样简单容易、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你不去做,却偏要去做那成本巨大且极可能血本无归的营生吗?” “好,我做!”银霞眼中锐芒闪动,重重地点了下头。如今父王已逝,王兄又被扣押在长安,她务必要替他们担起全族的责任。豁出去了!为了族人,当小偷就当小偷!期限将至,也再别无它法可想。她心中暗叹,看来不论是做马贼还是做盗贼,唉,反正这个“贼”字自己是逃不掉了。 “爽快!”公子夜朗声笑道,取出一套华丽的舞裙递到她的手中,“时候也不早了,你快点把衣服换上,我好指点你去温府。” 银霞不接,皱眉道:“不就是混进温府做舞姬吗,为何还要这般麻烦?我这身衣服又不是见不得人!”高昌王曾对中土文化推崇备至,银霞自小耳濡目染,也曾对中原向往不已,但高昌城破国亡后,她却穿起西域服装,自此从未改过。 公子夜笑着转到她的面前,柔声道:“我的好公主,温家在江南的财力非同小可,听说温老爷还要借此次大寿之际为他家那四位公子选妻,仅此一事就不知引起多大的哄动。” 银霞瞪大眼睛奇道:“切,这与我换不换衣服有什么关系?我是去温家当舞姬,又不是去选妻!” “你说没有关系就没有关系吧。”公子夜垂下眼睑,叹气道:“能入温家为舞姬者,便可入住温府。我听说啊,有些大家闺秀为了能够入住温府,从而接近温四公子,甘愿扮成舞姬。虽然那些小姐个个才华出众、容貌不凡,但哪及得上公主您的花容月貌。公主只要随便往那一站,哪怕身上穿的是乞丐衣服,也可被温家选中!” 听他如此一说,银霞迟疑地看着自己身上已有些发久的衣服。咬了咬牙,她说道:“换就换!我只是想问个清楚,又没说不换!”从公子夜手中抢过衣裙,她甩头跑入荒坡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