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街头一诺 (第1/2页)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时间渐近傍晚时分,暑气褪去,人流却明显增加。 公子夜在街上简直如鱼得水,不管是大店老板还是小摊商贩,几乎全都识得。他谈笑风生又出手大方,与他一起逛街实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银霞被他的笑容感染,也不由自主地笑对路人,暂时忘却如巨石般压在心头的重任。 走着走着,银霞渐觉不妥,只要她对一件东西看得久些,公子夜便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送她。几年的江湖游历,她已不是昔日不知柴米贵的公主,他看起来也并不富有,怎能让他如此破费。 听她出声劝阻,公子夜悠然笑道:“钱之一物,在乎取用之道。而取用之道,分为上、中、下三品。你可知是哪三品?” 银霞好奇地问道:“哪三品?” 公子夜抑扬顿挫地吟道:“子曰:上士用钱,擅而享之;中士用钱,谨而蓄之;下士用钱,炫而比之。” 银霞问:“此话怎解?” 公子夜抚着额发说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学识的人擅于打理金钱,花钱是为了享受生活;一般人小心地花钱,储蓄金钱以备不时之需;没学识的人把金钱当作炫耀的资本,花钱与别人攀比。” 银霞细细品味了一会儿,点头说道:“说得挺有道理。” “那是当然,出自圣贤之语都是至理名言。” 银霞虚心请教:“此语出自哪位圣贤?” 公子夜说道:“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孙子列子韩非子公孙龙子……这些圣贤你听说过没有?” “听是听说过,但没有读过他们的著作。”银霞脸上微红,书到用时方恨少,父王倾幕中原文化,曾派人购买回大量典籍,但她却从来没有好好读过。 公子夜负手说道:“这句至理名言就出自大名鼎鼎的公子大师。” 银霞好学地问道:“公子大师是你刚才说的公孙龙子吗?” “当然不是。”公子夜得意洋洋地将扇子一展,“所谓公子大师,就是本公子嘛。” “好啊,你又来骗我!”银霞一愣,恼笑着挥拳打他。 公子夜边抵挡边笑道:“所以说,本公子可算得是上上之士。花别人的钱,与美人儿同游,岂非人生一大乐事!” 银霞“扑嗤”一声被他逗笑,想起这钱的来由,便板起脸训道:“你说话做事为什么就不能正经些?就因为你总是这样,才会被人误会。” “只要你不误会我就成。”公子夜笑嘻嘻地看着她,眼里有细碎的浮光飞快地闪动。 银霞的心随之忽地一动:以他的学识,怎么会有那般不堪的传闻?难道是另有隐情? 她正在凝思,双手忽然被紧紧握住,却见公子夜一双水润润的眼睛正近距离地直对着她。 “你再这么含情脉脉地看着我,我可要喜欢上你喽!”公子夜抓起银霞的手在唇边轻轻一碰,“其实你误会我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当几天我的女人就成。” 时间停顿了数秒。 一声惨叫自街头响起,公子夜抱脚连连呼痛。 银霞别过脸去。她想错了!此人天性如此,说话总没个正经。 望向热闹的街景,银霞忽心生感慨。初到此城时,只觉这座城里的人全都狡诈虚伪、冰冷无情。但一路与公子夜行来,这座城却向她展现了它的另一面,如同一位主人向她敞开了心扉,热情地款待客人。 这里食物丰足,商业发达,每个人身上都隐约带有一种气质,那是与在风刀霜剑里讨生活的北方部族完全不同的安逸自在。想到这里,银霞的心底似被什么东西搅动起来,川流的人群中,她缓了脚步。 公子夜觉出异样,侧头问道:“怎么不开心了?” 银霞摇了摇头,指着城外的一座山问道:“那座最高的山叫什么名字?” 公子夜顺着她的手望去,答道:“那山名为孤鸣山,在本地也算是远近闻名。莫非你不想逛街想去爬山了?” “不是。”银霞凝望着山顶说,“那座山与我家乡的山有点像。它看起来是如此的落落寡欢,在群山之中只有它孤零零的屹立,如鹤立鸡群一般。” 原来是想家了。公子夜的嘴角不易觉察地微翘了一下,随即垮下脸道:“你这么说,是不喜欢这座城还是讨厌跟我在一起?” “都不是。你很好,这座城也很好。”银霞低头抚弄着手中鲜花,“我在想,若是我的族人们也能像这城里的人一样,生活得这般幸福安逸就好了。” 公子夜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她想的竟是这些!自己还真是看轻了她。收起了嬉笑之心,他问道:“你的族人生活得不幸福吗?” “虽然我们的生活与这里大不相同,但曾经也有过无忧远虑的日子。”银霞举目望向远方,漫声低吟:“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xue。各得其所,岂不活耶!” 公子夜眼睛一亮,击掌赞道:“好一个‘各得其所,岂不活耶!’这话说得深得我心!是谁说的?” “我父王。当年唐皇出兵之前派使者前来高昌,我父王给使者的回答便是这句话。”银霞的目光缓缓扫视过整个街头,“我父王以前曾偕王后和太子去京都长安朝拜,我因年幼没有参加,但想来长安城里比这座城更为繁华。”停顿了一下,她突然抬头逼视住公子夜,“可就算你们是天上的雄鹰,我们是地上的野鸡,但我们各活各的,不是也很快活?为什么你们汉人一定要将我们高昌灭国!” 公子夜被她问得一窒,沉吟片刻才道:“天下之势,分久必合。战乱多年后,人心思合,天下一统是众望所归。” “那只是你们大唐帝王的想法吧!”银霞面露鄙夷,“你们伟大的帝王想要青史留名,成就不朽霸业,就要开疆拓土,而我们高昌小国就注定要成为你们大唐的疆土!” 她目光迷离地望向街头的人群:“可是你们的诗中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们高昌虽小却也可以丰衣足食,凭什么弱小者就一定要被强大者统一?你们说的和做的为什么完全不同?” 公子夜难得地沉默了。过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很美也很令人向往,但这只是普通百姓的想法。” 银霞哼了一声道:“那你也承认了,灭我高昌是你们帝王的想法!” 公子夜道:“你说天下一统是帝王的想法,并没有说错,但那并非只是君王的想法,而是国家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何来万物,没有国家何谈百姓?为君者,当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