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乞丐组团 (第2/2页)
沉才能收工。你这么工作能收个十万八万的年薪吗?一钱银子也没有。当然,你也不能官府让你白做工,偶尔会发给你一丁盐啦粮食啦衣服啦,所以别动拿这些东西去换钱的念头,当然练过辟谷,能不食人间烟火的除外。匠户家里没有闲人,男人去官府做活不,女人也要出去打工,否则立刻会断炊。匠户的儿女也有大用处,困难时节可以抵押出去,换柴米。到万历年间,匠户的日子多少好过些,每月有月钱,6钱银子,保证你饿不死。 馒头买来了,堆在桌子上,像一座高高的雪山,rou汤也端上桌了,一大锅。众工匠死死地盯着桌上的食物,眼睛里都快伸出一只手抓向馒头,要不是旁边有侍卫守着,早就一哄而上了。 国诚拉着朱由检站在桌上,大声地问众工匠:“看到了桌上的吃食吗?” 众人大吼:“看到了!” 国诚和朱由检同时一捂耳朵,想不到他们还有这么大的力气,看样饿得还不够狠哪。 “想不想吃?” “想!” “想吃的话,现在一个挨一个排好队,一人两个馒头,一碗rou汤。” 不用鞭子,不用大声喝骂,工匠们迅速成了一条直线,比尺子量得还直,看来馒头的威力堪比后世的原子弹。排在前三位的按顺序是赵打铁钱锯孙铁牛,看来手艺好的匠人,人也机灵一些。 赵打铁仗着和国诚聊过几句,算熟人了,大着胆子问:“国公子,俺饭量大,能不能多拿几个馒头呀?” “不行,前三天定量,之后随吃随拿,吃到饱。”国诚暗道,我会告诉你,我就是因为暴饮暴食,差拉死的吗? 一会儿,众匠人吃完了,收回碗一看,厨娘乐了,这碗简直不用洗了,上面一尘不染,油花都被他们用馒头刮得干干净净。 在工匠们吃饭的时候,国诚告诉朱由检,这些工匠是了不起的人才,要尽力挽留。所谓挽留无非三种办法: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他们商定了这些工匠在这里的待遇。 国诚拉着朱由检重新登上桌子,没办法,两人都太矮了,站在地上后面的人根本看不到两人。 朱由检扬声道:“吃得舒服吗?” 众匠人乱哄哄地回答:“好,好。”
“还想不想吃?” 这回声音齐了:“想!” “想要月钱吗?” 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不明白皇孙殿下什么意思,如果是吃了饭就不给月钱的话,他们宁愿饿死也不吃这饭了,毕竟是养家糊口的人,不能为了一已私欲而置全家而不顾。有些悲观的人,甚至在想,怎么把吃下来的饭拿出来。 国诚看到大家误会朱由检了,忙补充道:“月钱和饭没关系,你就算比猪八戒还能吃,只要能活干得漂亮,也有月钱领。” 大家这才安心下来,虽然不知道皇孙能发多少钱给自己,但不无少补啊。适才从工部出来时,工部的官吏已经告诉他们,按月到工部领工资,这边又给发工资。工部按例给钱是6钱,这边哪怕给一半,加起来也有9钱。大家不由得喜笑颜开,有心思活络的,已经在计划买新衣服了。 朱由检道:“每人的月钱是——” 现场一片安静,简直连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 “1两7钱”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众人简直是喜出望外,这样下来,一年工资怕不有0两,别买新衣服,就算隔三差五吃rou也可以了。 国诚挥挥手,道:“工资从今天开始计算,每月15号发工资,不满15天的按半月计算,不满0天的按1月计算。另外,你们还可以带家属一起来做事,女的工资减半,月钱8钱5分,不满16的儿不得帮忙,但可以和皇孙一起读书。” 众人一片哗然,匠户谋生困难,别读书了,就连温饱也成问题,现在皇孙不但给这些工匠加工资,还给他们的子女读书。众工匠不由拜倒在地,齐声感谢皇孙恩典。 朱由检道:“每旬可以休假一天。” 国诚补充到:“但不能集中在同一天休息,必须错开。” 众人更加高兴,虽然众人均已成年,不太会睡懒觉,但天天起早摸黑,总归让人非常疲倦。 国诚接着补充:“假期不能累积,如果不休,也没有奖励。” 朱由检道:“上班时间也有调整,每日辰时四刻(现在的8)上工,午时四刻(现在的1)休息一个时辰,未时四刻(现在的14)上工,酉时四刻(现在的18)休息。每日工作共计4个时辰。” 国诚补充道:“每日免费提供三餐,时间是辰时三刻午时四刻酉时五刻,每天有会吃上一次rou,不过大家要注意准去食堂吃饭,过时不候。” 朱由检又:“如果做事实心用力,这里工程结束后,我会把诸位留在这里,继续工作。” 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把大家炸得晕头转向,乐不可支。 国诚神色严肃地道:“想留在这里做事,必须遵守四条规矩:第一,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你在哪里做事,做什么事;第二,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你的工资待遇;第三,令行禁止,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得反对,没有困难要做,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做;第四,服从管理。如果违反,轻则驱逐出工地,重则送官严惩。如果不想做,现在可以退出。” 当然没人退出,开玩笑,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工作,在这里做事简直是端上了金饭碗。当初从工部出来,一个个心如死灰,觉得从为皇上做事变成为皇孙做事,掉了两个档次,非常丢脸。现在是庆幸得很,又管饭,又发钱,还能让子女读书,真是打死也不愿走了。 现场一片欢腾,只有一个人例外,那是王承恩。本来炖rou买馍已经像在他心头挖了一块rou似的,哪知国诚像挖上瘾了似的,挖了一块又一块,王承恩仿佛看到银锭子一个个长了脚,向外走。 回到里屋,王承恩埋怨国诚道:“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皇上已经了,匠人的工资他来付,你也少收了1000两银子,怎么又给他们一遍月钱呢?皇上虽然赏赐了7000两白银,便咱们毕竟没有进项呀,等这些钱用完了,看你怎么办?” “别着急,我过的,只要有我在,皇孙只会嫌钱多,不会嫌钱少。” “又吹牛了。” “怎么吹牛了,今天进宫一趟,得了7000两白银,看你清数量的时候,汗都出来了。” 王承恩一滞,国诚又道:“王公公,明天这些工匠,应该会带来很多家属,你从中挑些人做厨娘,挑些人打扫庭院,再挑一些针线好的留给我,你不是没有进项吗,明天就让你看看,我——国诚要开始赚钱了,哈哈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