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宗族 (第2/2页)
也是农村长大的.张家在他们镇里也是大姓.不过宗族这种东西.好像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在北方就越來越淡了.顶多就是同村同姓的论个辈分.至于实际作用也许在他父辈那代同村人见面还能一口一个二哥、三叔、四姑、五婶子的叫的明白.但到了他们这一代.也就是被国家坑了又坑的八零后一代.别说联系了.同龄人之间认识的都沒几个.基本都是各有各的小圈子.出去就不回來的更是大有人在.可以说流传千年的宗族制度.基本上已经土崩瓦解了. 有时候张青峰就想:都说中国人沒信仰.但中国人自己都知道.中国人即便不信神.却不敢不信鬼.说白了就是中国人信的是祖宗.这种信可不是西方人那种单纯的对亲人的缅怀.而是真的信人死了会有魂魄.这从死也要讲究个落叶归根.留在外面就叫客死异乡就能看的出. 这种信仰.应该也属于一种传统文化吧.最起码普及程度不亚于基督教在西方. 不过看起來这种传统文化依旧在迅速消失.简单打个比方.清明节烧纸现代人都懒得起早.图方便都白天烧了.说句不好听的.你就不怕白天把祖宗鬼魂招出來被阳光晒死. 也许这种文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和汉服等文化一样彻底消失了吧.一句改革进步.就抛弃n多老旧的传统.理智的讲这些传统确实沒啥实际意义.但精神文明这东西.用物质能衡量么.不住的抛弃糟粕、除旧换新.啥都引进西方的“先进“理念.不信基督的都开始过圣诞节了.但你要问问自称炎黄子孙的中国人.炎帝黄帝生日是哪一天.一百个人里恐怕顶多只有一个人知道.还得现百度这特么对一个民族來说到底是不是好事.
想到这里.张青峰摇了摇头:自己脑洞越來越大了 开车进村儿.庞大海问张青峰:“咱们去哪儿.回镇子里是怎么的.” 杨家村这么个小地方肯定是沒旅馆的.连饭店都沒有. 看看天色也不早了.晚上肯定得去那遗址的地窖里看看.镇里离这儿大概五十公里.天黑路还不好走.一來一回就得俩多小时.外加还得穿村而过.那条路还是死路.万一被村民发现.以为自己两个有什么图谋不轨.到时候肯定还是麻烦. 张青峰相信墨菲定律.如果可能出现麻烦.但自己还保有侥幸心理不制定对策的话.那么他麻烦必定会出现.因为他对自己的运气从來沒有指望过. 所以他干脆决定也不瞒着了.就明着來. 他问二和:“赵哥.能不能给我们找个借宿的地方.我们晚上还得再來这里一趟.” 二和有些惊讶:“还去.那鬼地方有什么好看的.” 庞大海说:“当然是抓鬼了.免得你以后再被吓尿了裤子.” 二和脸一红.扭扭屁股道:“我这不是吓的我这.我这是肾不好.前列腺不好都怪你嫂子.大冷的天晚上非要活动活动.弄的我最近几天cao劳过度就是累的.养养就好.养养就好” 张青峰一瞪庞大海.示意他管住那张碎嘴.别动不动就揭人短.然后又说:“我们住肯定也不白住.还得管饭.食宿费就按一人三百吧.不用省.反正我们回去可以报销” 庞大海嘟囔:“咱俩互相报吧” 二和一听张青峰的话顿时眼睛一亮:“我们家倒是有空屋.你们要不嫌弃的话” 张青峰直接掏钱递给他:“行.那就麻烦赵哥了.钱你直接给嫂子就行了.给多给少我们俩啥都不说.” 想让小人物死心塌地.就得多给小便宜.二和顿时满意. 一路磨蹭.啥都沒干成.时间过的倒不慢.到二和家时已经将近五点.天色略微擦黑.二和换了条裤子.让已经放了寒假的小儿子看家.找了俩网兜又想出门.说是去村里几个渔户家里问问.看还有沒新鲜渔获.晚上让他们尝鲜. 张青峰本來就是个贪吃的.闻言立马又掏了几张钞票.说要买就买最好的.多不退少补.再买两瓶酒.让二和十分高兴. 二和家里条件看起來挺不错.二层小楼宽宅大院.院里还停个小货车.不过看起來他在家里也是属于被媳妇紧缩银根的.张青峰两人到來倒是让他多了不少私房钱.但能不能留住就不是张青峰能帮他考虑的事儿了. 不过他刚要出门.就被人堵住了.一精瘦汉子进门.声音低沉:“二和啊.听说你有朋友來.这是要出去.” 小孩儿见人进门.脆生生的叫了声二舅.这让张青峰知道.这位应该就是那个叫杨浩的小孩的老子.杨家村的治保主任. ps:如无意外的话.晚上还有一更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