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翔之队 (第1/2页)
陆铭怀揣着本子和笔来到国家训练基地,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国家训练基地训练。 姚教练早就在等陆铭的到来,跟他一起等待的是一个团队,拥有非常响亮的名字——翔之队。 中国民族骄傲,刘飞人的训练团队。在刘飞人雅典夺得110米栏的奥运会金牌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算作他们的。 翔之队不是刘飞人的经纪团队,跟姚巨人的姚之队拥有很大的区别。 翔之队只负责运动员的技术改造,缓解肌rou疲劳,减少伤病等问题,在信奉经验至上的田径队中的另类的存在,他们以科学为依据,以仪器检测数据为依据,为运动员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技术和恢复方法。 刚开始,这支团队很不受待见,上面说过了,因为国家田径队中信奉经验至上。但幸运是,孙教练同意了他们的观点,因此刘飞人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实验对象。 最后,成果是喜人的,身为黄种人,刘飞人居然在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平世界记录的成绩夺得金牌,成为该项目第一个夺得金牌的亚洲人。 顿时翔之队的训练方法被田径队承认,开始服务于其他运动员。今天他们到来,就是量身打造适合陆铭的训练方法。 陆铭走进训练基地,就看到姚教练身边围着一群人,尤其一个明显高人一头的男子正低头跟旁边人讲话。 陆铭一眼就认出,高个子就是刘飞人,激动跑过去,掏出本子和笔,笑道:“翔哥,签个名。” 刘飞人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熟练的拿过本子和笔,刷刷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陆铭郑重其事的收起本子,又拿出手机拍了两人的合影。 本来一场专门为陆铭准备的训练研讨会,变成了陆铭的追星会,姚教练有点哭笑不得,但谁没个追星梦。 名签好了,照也合了,训练就开始了。陆铭还想跟刘飞人闲聊几句,看来只能等到训练结束。 翔之队的人员开始准备起来,跑道边的仪器纷纷开机工作,只等陆铭做好热身运动,跑一场100米。 ……………… 陆铭蹲在起跑器上,等一切都OK后,发令员才发号施令。 ‘砰。’ 随着枪响,陆铭迅速的冲了出去,正在训练的刘飞人也停下,看着陆铭跑一百米。 “好快!” 这是刘飞人看到后的第一印象,他还没见过跑这么快的国内运动员。 10秒02 这是陆铭百米测试的成绩,比前天他创造的全国记录还要快了0.1秒,这还是他一天六场比赛,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后跑出来的。如果他全盛状态下,跑进10秒大关也许不成问题。 刘飞人看着电子显示器上的时间暗自咂舌,真是个变态,只是一场测试就跑那么好。 姚教练也不敢相信,陆铭居然破了他自己保持的全国记录,看来作为陆铭的教练要有一颗大心脏,谁知道他下一秒将创造出什么成绩。 翔之队的成员却不管这些,在他们的眼中只有电脑上检测到的数据。 十分钟后,各项数据被打印出来,一个戴着厚厚镜片的男子,拿着一叠印满图线的A4纸,对着姚教练和陆铭讲解。 听了一会儿,陆铭头都大了,全是专业术语,根本听不懂。那些图线,在陆铭眼中就是一根根曲折线条而已,鬼知道他们怎么分析出这么多东西。 什么大腿肌rou强度,无氧运动下分泌的物质,每隔一米的速度,爆发力,跟腱的承受力等等。 最终眼镜专家,得出结论:继续加大大腿肌rou的训练量,提升爆发力,增加无氧运动。听到最后,陆铭自己总结出一条: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加大训练量。就是这样。 随即开始测试200米,根据数据,总结出:陆铭的弯道跑技术不行,严重影响了他的速度,其余问题跟100米测试时候一样。 弯道跑技术是个老大难题了,陆铭就是学不会。如果不看成绩,只看陆铭跑弯道跑,会认为他跑的很好啊,有模有样,一板一眼的,跟教科书上写的一样。但这是陆铭刻意去跑动作,他的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翔之队跟姚教练讨论了一会儿,觉得这只能慢慢来,靠训练来堆积经验,但他们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弯道处,贴着白色跑线在贴上一条白色跑线,以此来解决陆铭怕踩线的惧怕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