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维嘉人(下) (第2/2页)
就是匪夷所思的神迹。 有些出乎维嘉人意料的是,在失去了五个恒星后,一个单恒星的恒星系又出现了。 十一颗行星的运转轨道,居然自动的变回到了围绕恒星运行的宇宙常见形式。而且,恒星系中的能量黑洞也像是不见了;恒星的对行星的影响,又恢复到了正常。 见此,维嘉人很不死心地,再次对这个恒星系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探测。当然,这次它们没有再次动用那台五维空间探测器。 不过,依然没有任何的结果。而空间中那处特殊的高维空间,以维嘉人现在的科技,它们也只能幻想下了。 尽管不甘心,但是维嘉人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很快,维嘉人就完成了对恒星物质的转化。只有转化后的粒子湮灭能,才可以负荷空间扭曲的需要。 因为想要扭曲空间形成虫洞,那么单位时间需要输出的能量十分巨大。无论是普通恒星物质的聚变能,或者是超压聚变形成的电浆能,都无法负荷这样的需求。 在记录下了这处独特恒星系的坐标后,维嘉人离开了;在远方,还有令它们着急的事。 按照维嘉人的打算,它们计划将这处奇妙之地的信息,卖给比它们更高级的其他宇宙文明。但不幸的是,命运并没有给维嘉人这样的机会。 在返回避难所的路途中,维嘉人遭遇了一次空间风暴;紊乱的空间使得维嘉人的飞船,偏离了预订的坐标老远。 而在修正了空间坐标后,维嘉人比预计的时间晚了许久才抵达它们的目的地。 不幸的是,当它们刚刚达到了避难所后。维嘉人又倒霉地卷进了一场,波及百余个恒星系的中级宇宙战争。 在这场残酷而巨大的宇宙战争中,维嘉人遇到了比它们高了将近半个等级的敌人。 于是,整个维嘉人的舰队,连同它们当时所处的那个倒霉恒星系,整个的被对手撕成了原子状的微粒。就这样,那个曾经诡异存在过的,由六颗恒星组成的奇特天体系统,再也没有其他生命体知道了。 当然,这个宇宙位面中,还有数个已经窥视到了宇宙真实,接近最后超脱的存在。
它们当然有办法跨越漫长的时间长河,回到曾经的时间节点探索其中的真相。但很显然,它们对此毫无兴趣。 至于寻常的高级宇宙文明嘛,它们虽然能够回溯曾经的历史。但估计也没法回溯这个特殊恒星系,曾经的历史。因为,那儿封印着的是一个,快要接近到宇宙真实的存在。 在恢复了原本的单恒星系统后,作为封印所在的行星,它安静地围绕着恒星转过了三千多个周期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的变化,打破了它的安静状态。 在一个平常不过的日子里,一颗直径达到数千里的小行星,意外的闯入到了这个恒星系。 一开始,这个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是从恒星系边缘穿过的。但它的轨道,距离恒星实在太近了。于是,恒星的巨大引力场将这颗小行星整个地抓住了。 小行星的轨道,因为恒星的影响,迅速地转为了近恒星运行。 只是这颗小行星的运行速度,稍稍快了点。当它的轨道变化完成后,它的运行轨道竟然直直的插入到了,原本稳定运行的行星轨道中。 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这颗小型行星飞向了那颗有着封印大阵的行星。最终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直接一头撞了上去。 在与卫星擦身而过的时候,由于小行星和卫星的距离太近,在多重立场的撕扯下。这颗在宇宙中飘荡了不知多少年的小型行星,最终一分为二;其中质量大的一块,继续以一往无前的势头,一下子冲进了行星的大气层,撞击到了行星表面。小的一半,则撞上了行星的卫星。 刹那间,受到撞击的行星,整个行星都沸腾了起来。 数量恐怖的尘埃,第一时间腾空而起,将整个行星完全的笼罩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则是席卷全球的冲击波,庞大到夸张的风暴,几乎波及了整个行星。紧随其后的是十二级的超级大地震,大陆板块剧烈的晃动起来,仿佛整个行星在剧烈的痛苦中颤抖一些。事实上,不仅是行星的板块,就连行星的运行轨道,也因为这剧烈的碰撞而发生了轻微的改变。 受小行星的造访,这颗作为封印之地的行星,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小行星的撞击,行星的表面产生了巨量的热能。如此巨大的热能,几乎一瞬间就将行星表层中的固态水全部气化。 但随后腾起的尘埃,将整个行星完全遮盖住了,来自恒星的光热被完全阻断了。于是行星高空的温度开始极速下降。刚刚变为气态漂浮到大气上层的水汽,又因为高空的低温,迅速凝结成雨落了下去。 不过这些雨水,还未落到地面的的时候,又因为行星地表恐怖的高温,而瞬间再次蒸发到高空。 于是,新一轮的水汽循环,马上又开始了。 整个行星,因为覆盖在高空大气层上的尘埃而封闭,地表的巨大热量也无处宣泄。恒星的光热也无法进入行星,于是水就在气态和液态之间不停的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行星的表面上演着的是如同末日般的景象;高空是一片黑暗,但近地面却是一片赤红四溢的岩浆,一道道的粗壮的闪电不断划过黑暗的夜空。 这一番末日景象在行星上持续了很久,直到行星环绕恒星运行了数千个周期后。行星大气层上的尘埃,才终于全部降落到了地表。这时,恒星的光芒也才再次照耀到了地面。 经过漫长时间的消耗,行星表层累积的恐怖热量,缓慢地辐射到了宇宙空间中。 行星表面的温度,终于缓缓地降了下来。两个巨大而浑浊的原始海洋,在行星的表面形成了。原本褐灰色的行星,终于出现了一大摸灰蓝色。 现在,地面流淌的不再是火红的岩浆,而是一条条浑浊的河流。 一个原始而多变的雏形气候系统,出现在了行星的表面。 这一切,都在剧增着这个恒星系的混沌系数,特别是这颗变化最大的行星,这颗封印着某个超级生命的行星。 又过去了很久,累积在这个恒星系的混沌系数,终于突破了一个神秘的常数,于是质变出现了。 只是这种质变,竟是超出了想象的剧变。而作为累积混沌因子最多的封印行星,则是质变的关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