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前奏 (第2/2页)
升为偏将了。不知这事,却是何说啊!” 李承泽微微一偏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地上的燕云。 闻言,燕云那张早已被塞外风霜打得残破不堪,满是皱纹的面孔,顿时失去了刚刚的镇定自若的神色。 燕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这个秘密,竟然会被眼前的二皇子知悉。这绝对是他一生隐藏的最好的秘密之一了,此刻竟然被人如数家珍般说了出来,由不得他不震惊。 像他这样镇守边关,手握重兵的武官,朝廷历来十分警惕。其家室,一般都会被要求留在京师,名义上是边关苦寒不宜家属常住,实是借以控制。 燕云对朝廷这一套手段,当然是是知道的。只是嘛,人总是不喜被人牵控的,而且忠诚与挟控,这是两回事;一个是自愿的,一个则是被威逼的。 所以,燕云名义上在京师有一妻三妾,但却未有任何子女。而另一边,他却悄悄的寻了位蛮族部落的女俘,让其为他生育了一子。这事做得极为巧妙,算得上天衣无缝了。而那女俘为他生的儿子,他也十分令他满意;不仅长相十分相似于他,而且还勇武过人,乃是难得的猛将。 所以,燕云又暗暗cao作了一番,将他这个没有名分的儿子,悄悄的弄进了军营。随后又借其作战勇武为名,将其收为了义子,升为帐下的一名偏将。这是燕云谋划了许久,甚至连他亲信都未曾透露半丝口风。 他原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事,却不料已被二皇子知晓了,这却是他难以预料的。老实说,如果是那范慎知道了这事,燕云恐怕也不会如此震惊。毕竟范慎手掌监察院,负责监听天下情报,能查出些蛛丝马迹倒也正常。但现在吐露出这个秘密的,却是名声不显的二皇子。这却不在燕云的预料之中的,顿时失去了半步筹谋,让李承泽抢到了半步先机。 李承泽毕竟身为皇子,不论别的,单是见识便超出一般人不少。当然,姜也还是老的辣,燕云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所以接下来的对话就是,一攻一守了。但无论李承泽如何威逼,燕云都是大打道义牌,涕零如雨。各种苦水,反正就是死活不同意李承泽的计划。 燕云也是算好了,他这个没有名分的儿子,即便被世人知晓了又如何?朝廷难道还能以此撤了他?但他要是跟着李承泽走了的话,那就真是在作死了!
只是李承泽身后,却是有着一位仙人相助,虽说叶新不出手,只提示几句话语。但是到了一定的层次,仅仅是只言片语,便足以改变很多的事。因为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 在李承泽说出,另一个关于燕云的秘密后,燕云这只狐狸终于被击溃了,只能无奈地接受了李承泽的威胁。 燕云做梦都想不到,李承泽会知道那件事;那件足以让他掉脑袋的事。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了,乃是燕云和李承泽逝去的姑姑李云睿一起密谋的一件惊天大案。而密谋的对象,则是当今朝堂第一权臣,范慎。 当年,范慎刚刚出名时,遭遇过一次别国刺客的刺杀。只是,无论是刺客还是燕云和李云睿,都低估了范慎的实力,最终使得刺杀功亏一篑。但是也第一次让世人知道了,范慎不仅只是文采好,武功也十分了得。 虽然这事后来已被查清了,乃是李承泽的姑姑设计的。但是,却没人知晓,那些刺客是如何绕过层层关卡,顺利抵达京师的。特别是当李云睿死后,这就更没人知晓了。就连范慎本人,也认为刺杀仅是李云睿一手cao作的,没有想到更多的东西。毕竟嘛,他也不是什么大能,甚至说他是废物都不为过。 而燕云的秘密,就是有关那不为人知的真相;刺杀范慎的刺客,就是他放进魏国的。 如一个私生子的小时事,他燕云虽说感到了震惊,但却不会令他恐惧。所以他才会有胆子,敢与李承泽绕圈子。但这谋害范慎的秘密,可就不是兜圈子的事了。当李承泽说出了刺杀一事的秘密以后,燕云就真的没法继续推诿了。 因为这个秘密,会让范慎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他的。谁都知道范慎乃是有仇必报之辈,而且还是最狠最毒的那种。除非他燕云现在就杀人灭口,杀了李承泽和他的门客凌安,否则……。 但凌安的长剑,此时正架在他勃颈上,冷冷地提醒着他。 而且,燕云稍一想,就发现;他没把握李承泽不留下后手。难保他杀人以后,这个秘密就真的不会泄露。毕竟对方可是皇家子弟,可不是寻常的山野愚夫。 现在,一切已经由不得燕云了。 接下来的李承泽的做法,倒是出乎燕云的意料;李承泽并未提出什么直接攻打京师的疯狂几乎,反而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一个十分冒险的计划。 按这位二皇子的计策,燕云需要遣使前往京师,密奏朝廷。就说他已捉拿到了李承泽,并已亲自押送李承泽,前往京师了。而在另一方面,燕云那名义上的义子,实际上的亲儿子燕濶,则会率领一只精锐的西北军,绕路直袭京师。 这个计划虽说大胆,但并不超出燕云想象。如果仅此而已,燕云估计是死活接受了的,毕竟领兵打仗不是儿戏。 但真正让燕云惊奇,并最终接受了这个计划的原因是;燕云现在才发现,原本看起来温文尔雅,以诗书闻名的李承泽,竟然会军法和战略。 这个计划粗略看去,倍觉幼稚可笑,但是辅以其中的各个具体战术安排以后。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计划了,而是一副清晰的战略方案了。其中竟然包括了沿途关卡的情况,城防,时节,漠北的动静,以及朝廷的种种反应,甚至还提到了士兵的态度和心理。 这个计划布局,已经囊括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更令燕云吃惊的是,他此时才发现,李承泽对整个西北的情况,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熟悉。甚至这种熟悉程度,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他这镇守西北十余年的老将了。 这个计划,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李承泽可没那逆天的本事,能在一夜之间,拟定出一份详细复杂的作战方案。这计划中的细节,是他潜逃塞北之前,就已经有了的。此时不过是,将这些细节一一串联起来罢了。 尽管很不愿意,但是燕云也只能将自己捆绑上李承泽的战车了。而且,还是父子一同绑了上去。为了防止他反悔,在李承泽要求下,一份讨逆檄文被炮制了出来。燕云父子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一切都由不得他燕云反悔了。 当然,在心底下,燕云还是细细的思虑了一番,李承泽提出的计划。最终不得不承认,这二皇子提出的计划尽管很惊险,但是极具可行性。这才是燕云最终同意的关键,毕竟他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一干将士的性命也得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