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回 元始天王经 (第2/2页)
海虚空,仔细观望碑。 他还是存了一份侥幸之心,希望能从碑上面得到一部修炼神魂的法诀。 毕竟玄天剑魂术可是玄天剑宗的根本法诀之一,怎么可能轻易传授给他? 巨大的碑,宛如一座山岳,静静的矗立在识海虚空,不知其有多高。 碑的碑身上有无数的符文图案,让人眼花缭乱,如果强行观看,很快就会迷失在其中,直至神魂错乱。 再仔细看时,发现整座碑就好像是天然形成的一块巨碑,上面这些符文图案和碑三个血淋淋的大字是被人以绝世大法力刻上去的。 元辰身体一纵,化成一道流光向碑的顶端飞去,他想从碑的顶端看一看这座碑的真容,究竟有何等震撼。 也不知飞了多久,终于来到了碑的顶端,此时在看碑,发现这尊碑更像是一座巨大的山岳,在被的顶端则有一尊三十六品莲台,上面有一道虚影,仿佛是开天辟地的天尊再讲道。 青光流转,充满了无尽的生机,光华流转,散发着一丝丝的霞光。 元辰震惊无比“这是……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怎么会有一尊三十六品莲台?” 元辰慢慢向前靠近,发现莲台并不是真的,而是影像,莲台上的人形也是虚影,也不知是哪位大能至尊在此讲道,留下了道印。 据传天地初开,有元始天王在玉京山讲道济世度人,讲道三元便离开了玉京山,不知所踪,后来玉京山亦不知所踪,这便是所谓的玄门领袖留下三部无上经书后便消失不见了。
到得后来,这三部经书亦消失不见,没有人知道这三部经书最终落到了何人手中,只留下后人根据自己的参悟著称的无上经典。 不知不觉间,元辰竟然沉迷于其中,缓缓盘膝而坐,好像在听虚幻的道印讲道。 其实,道印只是缓缓流转,最后端坐不动,双手结道印,宛如端坐宇宙虚空,处在天地未开之前,混沌鸿蒙之中。 一时间,一道不可名状的意境侵入元辰的神魂之中,他的神魂在不知不觉间竟然开始仿照莲台上的人影动作,最后于不知不觉中端坐虚空,手结道印,宛如万物之初始,天地之源头。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元始便是宇宙生发之初的本源,万道之源流,万法之根源,天地毁灭,宇宙崩塌,而其长存也,故曰元始天王。” 这句话陡然从元辰的心中流过,他好像明白了这道人影所要表达的真意,却又好像很不明白,一时间懵懵懂懂,双眼大睁,想要把这一切紧紧的记在心中。 “轰……” 陡然,虚空震动,元辰感觉自己的神魂竟然开始颤动,不停的变化,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掌控,最后,他的神魂竟然好似变成了一尊亘古不灭的元神天尊像,手捏道印,端坐虚空中央,无始无灭。 “这是元始天王天尊像?怎么可能?如果这个人影是元神天王,那座碑岂不就是消失不见的玉京山?那……” 元辰全身颤抖,一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激动,元始天王?这绝对和元始天王经有关系,也许可以藉此找到元始天王经也说不准。 很快元辰平复了激动的内心,开始回忆刚才的那一刹那的意境,神魂缓缓蠕动,最终又摆成了元始之像,感觉元始真意。 只可惜,不管怎么做,元辰总感觉和刚才的那种意境有很大的差别,无法进入原始之境。 “不知道碑上有没有什么神魂修炼的法门,我来找找看。” 元辰缓缓向玉京山飞去,最后一下子落到了虚幻的莲台旁边,他仔细寻找,仔细查看,最后还真被他寻到了一些经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太上一气化三清。” 在这句经文旁边还有很多经文都是围绕着一气化三清的经文说的,而且还有一些图画,也和一气化三清有关系。 “这难道是一门锤炼神魂的法门?一气化三清?没听说过。”元辰有些迷惑,不知所谓的一气化三清是什么东西。 “嗯?这里还有?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经文,难道传说中的元始天王经其实是元始天王讲道时,有人把元始天王的话记载成了经书,被后人称之为元始天王经?那岂不是说,这里的东西才是最元始的?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这里的经文有可能是元始天王有感而写的,不知道猜得对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