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屯田制 (第1/2页)
兵不血刃拿下乐安城,这过程中没有杀戮,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不是达成任何一个军事目的都是要靠流血牺牲的战斗来完成,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心王焕做不到,但是擒贼先擒王他做得到。 赵诚害得他和杨婷二人流落荒岛险些丧命,要不是有贝爷的指导以及自己前世丰富的户外经验,只怕这时候已经回归大自然了。 对于赵诚王焕并没有对他下死手,这让杨婷十分不满,不过赵诚和一家老小都享受到了和王焕相同的待遇,全家上下19口人被陈靖押送着乘坐楼船驶离蓼城船厂,流放到渤海荒岛。 陈靖带着恨意催促手下战士加速行驶,足足走了3天才把他们丢到一座荒岛上,临走前按照王焕的吩咐给他们留下了20个水囊,足够生存半个月的干粮和一把小匕首。 这样的待遇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要知道王焕和杨婷光划船都划了一天,上岛之后除了双手什么都没,王焕不想杀他,可杨婷和其他将领一再提醒他斩草除根,最终他才想了这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 拿下乐安城那晚胆敢反抗的官吏无一例外全被悄悄干掉,赵诚被逼写下几份降书,王焕连夜派人将降书送往各县,潜伏在各县的军刺战士发挥出作用,在威逼利诱下郡内各县官员纷纷投降,愿意归附王焕。 赵诚旧部被遣散,愿意留下的编入新兵连,不愿意留下的发放一笔不菲的退伍费,回乡务农,这一笔退伍费花光了王焕的积蓄,其中一半还是跟杨婷借的。 他一贯认为兵贵精不贵多,没必要养着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闲人,立刻遣散又怕激起兵变,所以不得不支付一笔高昂的费用以保全乐安郡内太平。 裁军工作很顺利,留下的只有不到3000人,这件事处置妥当后王焕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加上赵诚旧部,此时自己手上已经掌握了8000人的军队,在原有的编制上进行改良,对外王焕自领乐安太守,对内升至师长,原有的一至四营全体打散重组。 原本一营以远程弓兵为主,二营以盾牌兵为主,三营、四营则什么兵种都有,组织体系混乱单一作战能力强劲,但综合作战能力不足。 8000人重组成一个师的编制,按照标准的“三三制”的编制划分,最小的为班。 一个班为30到40人。 三个班组成排,一个排有80人到120人。 三个排组成连,一个连有260到350人,增设警卫班、炊事班。 三个连组成营,一个营有800到1000人,增设警卫排、炊事班、侦察排,侦察排由军刺直接派驻,负责情报收集以及各部通信。 三个营组成团,一个团有2500人到3000人,增设警卫连、炊事连、侦察连。 三个团组成师,一个师有8000人到10000人,增设警卫营亲兵,参谋部,侦察营。 三个团分别驻守不同防区,中部防区,北部防区,南部防区,到达驻地后各团扩充人员编制,保证每团满员。 一团被命名为猎隼团驻守中部防区,团长翁立,驻地范围乐安郡中西部的乐安郡城、临济县城、高苑县城,各县城守备力量为营级,营长由翁立任命。 二团被命名战狼团为驻守北部防区,团长何奎,驻地范围乐安郡北部千乘县城、蓼城县城、甲下邑县城,其中一营长陈靖驻守蓼城,其余二城营长由何奎任命。 三团被命名为天启团驻守南部防区,团长甘宁,驻地范围乐安郡东南部博昌县城、利县、寿光县城,南部防区与齐国接壤,王焕控制乐安郡必定会对刺史田楷构成威胁,为防止田楷有所动作,三团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臧霸带一营驻守与齐国接壤的利县,汪云带二营驻守最南端的寿光县与利县互为犄角,一旦其中一方遭到入侵,另一方可以迅速支援,而甘宁则与新提拔的营长驻守博昌指挥部设在恒台,三为一体,立体防御。 北面的冀州乐陵国已经元气大伤,况且吴凯每月都要派人来摇尾乞怜求王焕给他解药,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太大摩擦与冲突,更何况还有陈靖这个战神可以震慑乐陵军。 西面的济南国凭着和曹cao关系,俩人穿一条裤子不嫌肥,合作都还来不及更不会横生是非。 最让王焕担忧的就是南面,此时一旦遭到入侵,南面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直接面对大半个青州以及徐州,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要是你手里只有一丁点兵力是一个任人揉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