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5章、闲评庵中无颜色 (第1/2页)
那娃娃颅后塌陷了一块,显是枕骨处骨折甚为严重,诸农不敢擅动,轻轻放下,回头道:“这位老大夫贵姓啊?”那郎中拱手道:“老夫也姓宋,和武当上的宋大侠同姓。”诸农道:“失敬失敬,宋大夫,你医死过人么?”他话转的甚快,那宋大夫刚要谦虚两句,却被噎了回来,沉吟道:“这个,老夫医道虽不精,但行医二十载,倒还没有病人因误诊而致死的。” 诸农低头“哦”了一声,转身招呼司徒千钟道:“司徒兄,稍后再喝,来来来,先帮我到里边写个东西。”说着,径直进到里屋去了。司徒千钟放下坛子,跟进去,奇道:“写什么,你这和尚自己不会写么。”诸农笑道:“我写的字太好,怕有太多人想偷走。”司徒千钟把酒坛放下,撩起袖子哈哈一笑道:“那你找酒鬼算是找对了,快快磨墨伺候,我知道有人磨的甚快!” 不长时间,诸农咧着嘴,从里边拿出一张纸来,到那妇人面前道:“这位大嫂,你若一定要我医治,就得先在这张字据上签名画押。”那妇人望去,一字不识,不明所以,回望身旁的亲戚,那几个人面面相觑,然后都转望宋大夫。宋大夫只好伸手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后,不禁皱皱眉头,张口读到:“丙申年三月廿三,收治伤者二人。一孩童,枕骨折,颅内损。一老丈,骨盆折,下腹重伤。家人求治于沧浪大黄店主,只求尽力,无怨生死。” 司徒千钟真乃信人,写出的东西,无论字迹和内容让人不忍再看。宋大夫念完,看这上写的基本上就是两个死人。只是他伤势都检查过,倒也属实,叹了口气,拿给那妇人,沉声道:“老夫医术浅薄,实在是无能为力,黄家大嫂,你都听到了,这签与不签,你自定吧。”那妇人刚才苦求不止,现在倒没了主意,与家人相互望望,都有些犹豫起来。 此时时候已到了晌午,诸农摆手道:“你们先好好想想,如定了便先签字画押,笔墨印泥找伙计去要即可,这位老丈趴在那里也莫要去动他,我先失陪了。”他回头向里边喊道:“司徒兄,我肚子饿啦,我们出去吃饭去。”司徒千钟似乎也觉得写得太差,正在桌子上练字,闻言应道:“来了来了!”从里边溜达出来,见那妇人还在犹豫,拍拍肚子道:“是有些饿了,走走,快去快回。”他顺手拎起外边酒坛当先出门。 两人走在路上,司徒千钟回头望了一眼,道:“那一家人倒也可怜,瞧着这真武大帝拜的,差点拜到家破人亡,过会也给他们捎些吃食回来吧。”他从肃州一路和诸农走过来,知道他平时脸上虽然看起来凶巴巴,其实却是个谈笑不羁,极好说话的人。诸农叹道:“那自然没问题,只是咱这生意还没开张啊,不知道过了今年,我们自己还有没有的吃了。” 司徒千钟笑道:“就你从肃州划拉来的宝贝,每日拿出来数时,都要晃花我的眼,养着几十个人吃一辈子都没问题。我酒鬼现在吃的的心安理得,你可别吓我。”诸农白了他一眼,道:“小声小声,钱是够用,只怕到时买不到粮食。昨日阿鲁回来说,在汉水边遇到几拨汉阳过来的行商,都说是鄂东元军和魔教徐寿辉所部红巾军在沔阳争斗不休,春耕已过,那里的地恐怕无人种了。”他说的阿鲁即是外出查看地势一队骑兵的头领,党项人,自小也没有个姓。 司徒千钟道:“这事有什么稀奇,近二十年间天下四处都在打仗,今年恐怕比往年还少些。”诸农道:“你不知的是往年都是胡闹么,打打歇歇,这次可不同,两边都惹急了。上月我去找那小官批地,听他抱怨说均州的粮食被征调了几次,又要保住春耕,此时官仓已空,过几天饿的时候,你能指望到洛阳去买粮食么?”司徒千钟笑道:“这也不必担忧,元朝的官仓何时满过,就是满,你还指望他们能开仓放粮么,总有人会贩粮食来卖,你那么多钱,还怕饿死?”诸农瘪了瘪嘴,道:“即是卖粮,为何不是我卖,等那城堡盖好,里边不存个三五万斤的粮食,我睡觉也睡不安心。” 司徒千钟啪的拍了下酒坛一下,道:“这确是生财之道,不过现下能买到粮食的地方可不多,只有江苏、江西,湖广和山西一带。”他晃晃头,道:“江苏太远,倒可以去山西转转,这些年我这老家一直风调雨顺,搜罗个三五万斤米也不成问题。”他边走边拍大腿道:“哎,来时却没料到,可惜可惜!再有便是江西,前年听说山东人赵伯坚到江西行省去做检校官,轻轻松松便发了十万石米到浙右赈饥,到江西去买粮又可走水路,唯一可虑就是路上只怕不好过关。” 诸农道:“所以嘛,明日最好那宋青书回来,我让武当派的帮咱去找那江西鄱阳帮送信,叫刘潇儒这地头蛇在江西淘上几万斤米来,这可是好大一笔生意,嘿嘿,定金就让武当派去付吧。”司徒千钟奇道:“人家武当派怎会随便听你指使?”他心下不解,突然噢了一声,笑道:“刚才没注意,我说你今天你怎么古里古怪,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