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猜想 (第1/2页)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句话。有些人相交很久,久到头发都白了,却形同陌生人;有些人刚刚认识,却一见如故。其中的典故,在于倾盖两个字。说是不相识的两位古人,路上偶遇,停下车子,揭开车盖,相互问候,亲密交谈……” 啪啪啪…… 张英雄十分满意,鼓起掌来。 啪啪啪…… 张随的掌声,紧随其后。 啪啪啪…… 刘瑜获得真知见解,也跟着鼓掌,说道:“我真是没想到,魏大师年纪轻轻,就取得楷书方面的辉煌成就!同时,学识也十分渊博!了不起啊!” 柯民宏呵呵一笑,说道:“这算什么?就是再难十倍,铭哥也是信手拈来!他虽然是中文系的应届毕业生,却在国学方面的积累,超过很多讲师和教授!” 这一次,魏铭不再谦虚,说道:“在大学的时候,中文系的很多讲师,只会照本宣科,论引经据典,论旁征博引,他们确实不如我!” 张随眨眨眼皮,问道:“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铭哥从四岁开始背诵三百千,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到今天,历史上的任何名篇,他都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三百千是什么?”刘瑜眉头一皱,觉得跟文化人说话真累。 张英雄不厌其烦,详细解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都是古代的启蒙读物。” 接下来,一伙五个人,就教育问题展开讨论。 张英雄推崇古代的私塾教育,认为精英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成材,反对填鸭子教育模式,建议政府适当放低私人办学的准入门槛,允许更多的民间资金办学。 刘瑜则认为,现行教育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普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有种种弊端,却必须由政府严格把关,不能彻底放开,由市场主宰一切。 魏铭站在另一个角度,提出繁体汉字的教学模式,却遭到一致反对,也就压下心思,不再参与讨论。 片刻后,张刘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停下话题,回到老话题。 张英雄端起杯茶,浅浅茗上一口,润润嗓子,说道:“刘县长,据老朽所知,你在民间的风评,实在是不堪入耳,如果长此下去,恐怕很难……” 不等张英雄说完,也不等刘瑜反应过来,魏铭抢过话头,说道:“如果说,我可以帮助刘县长登上宝座,你们信不信?” 刘瑜与张英雄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 “我信!”柯民宏力挺魏铭。 前有桂花香,后有马克杯茶香,又有变魔术一般的金木,柯民宏虽然不清楚真相,却相信铭哥无所不能。 魏铭顾不上考虑刘瑜的个人感受,说道:“刘县长如果不信,我可以稍微证明一下!” “哦?怎么证明?” “我想知道公`安局副局长的名字!” 根据郑辉煌提供的消息,这位副局长与刘瑜关系亲密,有可能暗中收集刘定邦的违法证据。 “公`安局好几个副局长,你想要哪个?”刘瑜明知故问。 ——靠!揣着明白装糊涂,给脸不要脸! 魏铭心中发堵,不介意给刘瑜来个下马威。 “还能是哪个?当然是和你关系最亲密的那一个!听说,你们暗中收集刘定邦的违法证据!” 一下子,刘瑜脸色暗下来,久久不说话。 张英雄闻到一股很浓的火药味,决定拉偏架,说道:“刘县长,老朽与小铭平辈论交!”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蕴藏很深的意思。 张随一咧嘴,说道:“要我说,只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才能扳倒刘定邦!” “这年头,再小的助力,也是助力,说不定铭哥还是扳倒刘定邦的主力呢!”柯民宏也跟着帮腔。 蚊子再小也是rou。 积少成多的道理,三岁小孩都懂,刘瑜当然不会不知道。 “他叫宋钟!” ——这名字,这岗位,果然是给刘定邦“送终”的意思。 魏铭没心思吐槽,拿起手机,迅速编写搜索条件——俠游县公`安局副局長宋鍾。 顿时。 无数信息,飞快刷屏。 手机屏幕上,全是极致的红,比陈庆国还要红。 在边缘位置,甚至还有一点紫,和刘定邦一样的紫。 想当初,在龙仙家具厂,魏铭也曾查过刘瑜的颜色。 深蓝之中,夹有淡红。 情况比林汉好一点,又比赖江龙差一点,符合魏铭“相对正派,不那么腐败”的下限要求。 现如今,宋钟的情况,比陈庆国还要糟糕,不可能不引起魏铭的警惕。 ——我了个去!这是一名巨贪!刘瑜和这样的人为伍,能有什么好结果?这里面,一定有鬼…… “刘县长,我明确告诉你,宋钟这个人绝对不可用,必须清出队伍!” 嘶…… 张英雄倒抽一口气。 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