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出征在即 (第2/2页)
刘旻、刘兰两人心机深沉,功利心重,适合破朔方的局,只是想不到这局是破了,因为一点意外导致功劳落在了秦风的手上,他们竟然将功利心用在了秦风的身上。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见李世民主意已定,无人再说什么。 至此,经过一番波折,三路大军主帅最终定了下来,三位主帅由老当益壮、奋图强、后起之秀的三代将领担任,其意义更是非凡。 此行出动的十数万精兵,皆受李靖节度,择日北上进兵。 战风大起,各项军令下达之日。 大唐这个战争机构以最快的度运转而起! 各种战略物资源源不绝的送往战争第一线城市。 在数之不尽的物质还未运达前线的时候,任命先一步传到了朔方。 ******************** “……突厥蛮夷,常年入侵我家国,毁我家园,杀我子民,今念时机成熟,特封朔方都督虎贲大将军秦风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率领夏州、绥州、朔方之兵北上,望大将军摧凶克敌,再获奇功。” 萧瑀亲手将圣旨交到秦风手上,笑道:“瑀祝贺大将军马到功成,凯旋而归。” “谢萧大人吉言!” 萧瑀是唐朝宰相,李世民亲自任命萧瑀为传旨之人,可见对于此战是如何的重视,相信李靖、李绩那里也差不多。正如他所想一样,大唐现今共有五位宰相,分别是裴寂、宇文士及、陈叔达、杨恭仁以及萧瑀。除了裴寂、宇文士及,余者三位都分别受李渊奉命前往秦风、李靖、李绩这里传旨,以表慎重。 萧瑀固然与秦风没有多大的联系。只是人家萧瑀热情的祝福,秦风也欣然回应。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倍加还之。反之则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是秦风做人的风格。 萧瑀本以为少年得志的秦风狂妄张扬,见秦风如此好说话,也是十分诧异,这与他想象中的截然相反,顿时好感大生。 “萧大人一路风尘,且先休息一二。”萧瑀风尘困顿的模样,显然是急于宣旨而日夜兼程,作为一个文官,这种强行赶路还真是难为他了。 “无碍的!”萧瑀摇摇头,与秦风闲扯了几句,突然有些尴尬的与为难的说道:“这个……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秦风一开始便觉得萧瑀有些热情的过分,至此才明白原来他有事找他。 在官场上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萧瑀身为大唐宰相,而且还是从李渊时代就开始的,他在朝堂上也非常有影响力,与之打好关系,还是极有好处的。 秦风点了点头让人都退了下去。议事厅只余他们二人。 萧瑀道:“此事萧瑀有些难以启齿,不知如何开口。” 秦风道:“萧大人直说便是了,我是个军人,您知道军人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不论萧大人说的是什么事情。我能帮上忙的尽力而为。帮不上的,自会拒绝,萧大人也别放在心上。” 萧瑀心头莫名一宽,他严厉刻板、刚直不阿,秦风的坦率直接反而让他好感频生,他颔道:“大将军快人快语,瑀这里也就直说了。瑀有一姐,乃是前朝皇后。受到义成公主的照顾,现正在突厥王帐处。若有可能机会。希望大将军能够善待家姐,最好将她迎回长安。家姐待我如母,且她为人婉顺聪慧、知书达礼,隋朝动荡与她无半点干系。反而多次劝说杨广,是杨广昏庸无道,不听良言,方才自食恶果,望大将军明鉴……” 这个萧瑀是真真正正的高富帅,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末帝萧琮的异母弟,是皇族之后。 因为杨隋与萧梁关系极为密切,杨坚、杨广都允许梁国这国中之国的存在。萧瑀身为皇子在父母的呵护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九岁那年,就被封为新安郡王,开皇七年,萧瑀随兄长萧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长安。萧瑀经常受到jiejie的邀请居住在杨广的晋王府,深受照顾。 秦风也想起了萧瑀出生,心中恍然。不过他很快就念及一段野史,心思给那段野史给占了去:在他的记忆章题目就是“迷倒六个君主的奇女子”这其中的奇女子说的就是萧皇后,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萧皇后虽是前朝皇后,但地位崇高,受到李世民的礼遇这点是不假的,秦风也没有理由跟一个颇有贤名的苦命女子过意不去,当即颔道:“前朝萧后的贤名,我也有所耳闻。若真能遇上,必定好好善待,将她迎回长安。” 萧瑀深深作揖道:“谢过大将军!” “萧大人不必如此。萧后有功于天下,有功于百姓,应当回归故土,安享晚年。”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