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游戏规则 (第1/2页)
索然没接着说,而是举起火把照向墙上,说是墙,其实是将天然的岩层打磨光滑,在上面刷上底灰,写满了文字,而且不出所料都是文言文写的,我一看到满墙的文字就没兴趣了,等着听索然的。他说:“这里的内容不再是讲鲁班,而是关于太行鲁门的。嗯,明白了,看来我的设想是对了,这个地方,不只是太行鲁门的祖庭,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我没好气的说:“咱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索然说:“这些厌胜钱都是前来此地朝圣的门徒留下的,是一种类似宗教的仪式。 墙上的文字说,我们所在的这座殿堂,以及殿堂深处更广大的部分,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最初的一段时间,这里是太行鲁门徒齐聚修炼的地方,但随着统治者对这些异教信仰者的忌惮,他们的活动慢慢被时代和世俗所不容,而转为地下,后来更被迫离开这里散落到各地--------这些内容在那片残页中也有提及。重要的是下面的内容:渐渐的,这里就成了门徒们心目中的圣地,特别是那些新入的门徒,皆以到此来朝圣为至高愿望和无上光荣。” “是不是跟穆斯林对于麦加圣地的感情一样,一生之中只要能有一次去那磕个头、念段经文,就算圆满了?” “远不止如此,那些新入的门徒来此朝圣,相当于举行成人礼,也相当于来接受先师们安排的‘考核’,只有通过了,才算真正的太行鲁门人。 文字中虽然没说清楚,我猜事情是这样的:太行鲁秘密结社的后期,不可避免的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门徒们只得离开这里,散落于外部世界,但他们仍然坚持着本门信仰和修行的传承,而那些在外部世界新收的门徒,也可能在师傅去世后,秉持先师的遗嘱,带着他们的遗物来到这里。但是,太行鲁对门人的要求是极高的,在世俗世界中被收入门的弟子,即使能得到了他们师傅的承认,也不一定获得宗主的认可,只有那些最聪明的门徒,才有资格完成对这座圣地的祭拜。这样可以避免门人们在世俗世界滥收弟子,从而保持‘修行血统’的高贵,不得不说,这和一般宗教那种一味追求信仰传播的做法是相反的。” 我恍然大悟,说:“怪不得会设置那种刁难人的石门,原来是考查新门徒智商的,太笨的连门都不给进。”我忽然想起了海叔笔记里提到的那个徐奎年,他就被他的师傅,也就是老九评价得很低,老九什么也没教给他,收他为徒估计也就是想找个人给自己养老送终。 我把这个一说,索然说:“现在看来,连那个老九恐怕也不是真正的门人,他或许也只是来‘朝圣’并接受‘考核’的,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正的太行鲁门人,在近代的数量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忙问:“那些考核没通过的人呢?” “看来很悲惨,文字中有这么一句:入我圣宫者,可自主去留,若不胜疲惫,自尽可矣。” 卖糕的! 想起1948年那批人,只剩两个人活着回去,我不禁惊叹:“天呐,这太行鲁的‘长老会’也太他妈狠了,就算选人百里挑一,就算为了修行,也不能不管其他人的死活啊。” 索然想了一下,说:“或许吧,不过如此残忍的游戏规则倒也可以形成阻吓作用,让那些能力浅薄的人不要妄自前来。” 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太过了,至少以我目前的道德标准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我忽然觉得,太行鲁的术师们虽然是一群意志坚定的人,但也是一群怪人,他们以为修行和传承的东西,明明很容易被用来害人--------厌胜术虽然有吉厌和恶厌之分,但目前我所经历的还是以恶厌居多,如果说他们一直在研究怎么害人,或许有点冤枉他们了,但如果说他们很像现代社会的那种疯子科学家,我觉得倒挺合适。这些人不屑于受世俗道德的束缚,他们的兴趣只是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