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节 援军!援军! (第1/2页)
此刻在西线奋战的八旗军“嘎尔达克”坦克镇统制官尼满向额尔德尼提出,将西线的所有坦克都交给他指挥,他可以用“与骑兵冲锋一样”的速度,星夜驰援浦项。尼满是满人将领中最能打的悍将,颇受额尔德尼赏识,两人一拍即合,200多辆坦克立刻从各个部队抽调出来,归入尼满麾下。加上原有的200多辆,此刻尼满已经集中了440辆坦克,这几乎是清军在整个朝鲜战场上的一半坦克。他将步兵交给副手指挥,自己带着坦克、舟桥车、补给车向浦项进发。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由坦克组成的部队了。 夕阳西下,此时的常广发还在准备发起那次夜袭,尼满的坦克部队就已经从集结地开拔,开始漫长的行进。才20公里,就已经有20多辆趴窝了,尼满下令所有趴窝的坦克原地等待,全力维修并尽可能赶到浦项,其他没有故障的坦克继续前进。 从西线的集结地到浦项战场,路程约有230公里。普通的步兵部队每小时可以行进大约6公里,而尼满的坦克部队前后相衔,每小时可以行进30多公里。沿途的友军得到额尔德尼的命令,协助尼满部加油,确保他们始终以最高速度赶赴浦项。 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很落后,即使是清国进行了数次援建,路况依然很差。坦克在这样的路面上,故障率居高不下。部队在夜幕下到达居昌郡的时候,原本浩浩荡荡的坦克大军只剩下了270辆坦克。尼满坚持“兵贵神速”的策略,要求部队不顾故障,全速前进,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坦克到达浦项,他也能扭转战局。 长时间的高速行进让坦克的内部环境变得相当恶劣,在坦克里被熏得灰头土脸的清军坦克兵们探出头来,唱起了清军军歌,尼满在无线电里慷慨激昂地用汉语喊着: “无畏的嘎尔达克!无畏的绿营坦克兵!前进!前进!” 今年已经五十六岁的尼满,是清军公认的虎将。他参加过徐淮战争,并被逐渐提升为协统,在库页岛战争中,又因为骄人的战绩被提拔为统制。此时此刻,他的威信抵消了坦克兵们一切的不满和疲惫。 就这样,在无数车头灯的映照下,高唱着军歌的清军坦克部队有220辆跨过了洛东江,成功抵达了东线的中心城市——大邱。 从大邱到浦项战场,只剩下100公里的路程了。这时已是凌晨四点,常广发还在阵地里休息,浦项外围的清军还在苦苦地进攻,却始终无法突破日军坚强的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日军抓紧在浦项登陆。 一整个上午,常广发部都没有受到任何进攻,只有偶尔放过来的冷枪,打死了两个露头的清兵。新登陆上来的日军指挥官大政光久少将接替了石田智上的指挥。大政光久一到指挥所,就啪啪啪地连续打了石田智上二十多个耳光,直把他打得眼冒金星。 “混蛋!贻误战机的废物!皇国的罪人!为什么我们外围的友军还在奋力作战,你却按兵不动?” 石田智上委屈道:“大佐阁下!我这是用围困的办法,减少帝国勇士的伤亡!” 大政光久气不打一处来,又狠狠地扇了他五六个耳光,吼道:“滚!你是帝国的耻辱!” 大政光久甫一接任,立刻组织部队发起了进攻。常广发还在睡梦之中,突然被拍醒,待他向外看时,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大量日军集结了起来,在十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快速向这里开来。 尽管搞不懂日军为什么不趁着夜里发动这样大规模的进攻,常广发还是不敢忽视这次的进攻,将所有人都叫醒,严阵以待。 看来日军趁着夜里,已经把大量装备和士兵都运上了岸。大政光久少将手下的是重新征募起来的明治老陆军的一个旅团,加之原来渡边大佐的那个联队残部,现在大政光内能够用于进攻常广发部的兵力,高达一万余人,还有16辆坦克,数百名骑兵。而常广发部,只有两百多人。这样悬殊的实力差距下,只要大政光久放得开手,半个小时以内就一定能攻下常广发这个简陋的阵地。 日军开始了猛烈的炮击,这些炮弹不仅威力大大高于掷弹筒,而且还相当密集,上百门火炮将两个基数的炮弹打完,步兵开始了冲锋。 “板载!——” 明治老陆军的士气很高,尽管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已经四十来岁了,但还是精神头很足。清军经历了两天的生死血战,剩下的都可谓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枪法不比日军差,在猛烈的步枪火力下,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