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_第六十三节 怒燃不列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节 怒燃不列颠 (第1/2页)

    开战以来,英军在马来亚的战局已显颓势。暹罗的“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势如破竹、屡出奇兵,一部绕到了亚罗士打和吉打港之间的南部平原,打了英军撤退部队一个措手不及。英军总指挥官艾伦·布鲁克指挥直属部队死战得脱,一路溃逃,才狼狈地到达了吉打港,惨烈的损失让他欲哭无泪。

    撤到吉打港的英军残部,只剩下了一百多人,大量参谋人员、文职人员都死在路上。也就是说,整个马来亚的英军最高指挥部,差点被全歼。由于临时抽调的运输舰运力有限,艾伦·布鲁克果断炸毁了那些无法带走的重装备,含恨登船,离开了吉打港。

    对英军死战掩护指挥部成功撤退,宽·纳洛提瓦也是倍感意外的。其实艾伦·布鲁克完全可以坐上英军的轰炸机先行撤退到槟城,迅速建立指挥部坐镇马来亚战局。然而他却不愿意抛下部队,自行撤离,这种不荣誉的行为,将会是铭刻在军人身上永远的耻辱。况且,艾伦·布鲁克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暹罗人用兵竟然如此狡猾。

    11月5日夜晚,当梁韶君再次躺到地板上试图入睡的时候,亚罗士打城内压抑已久的马来人掀起了反英暴动。他们拆开当地英国人的房门,打死那些持枪自卫的男人,将女性拖出家门,无论老幼,当街强暴。屋子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这些反英的马来人在全城内搜捕着白人,甚至英国人与马来人的混血儿也难逃劫难。城内英国唯一有组织的军事力量——孤立无援、悲愤至极的英国民兵“亚罗士打步兵团”,在街上徒步行进射击,镇压着四处流窜的暴民,甚至开始攻击当地的马来人警察。混战很快就演变成了种族仇杀。

    数量占优的马来人打开城防,欢迎城外的“暹罗解放者”进城。在当地马来人的协助下,暹罗军队很快肃清了城市里英国人的反抗力量。毕竟,父子几个持枪守着门,只有砍刀和木棒的马来人是没办法杀进去的,可暹罗士兵只要一颗手榴弹,就能解决一户负隅顽抗的英国平民了。当地马来人簇拥着进城的暹罗士兵,争先恐后地说着哪户英国人有钱,哪户英国人的女儿漂亮等,并自告奋勇地拉着暹罗士兵带路前去“剿灭”。

    然而,英国人在殖民地,其实并没有如何残暴地对待马来人。只是由于长期的一等国民待遇,使得殖民地的英国人地位高而且富有。长期的贫富差距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而英军的撤退和暹罗的包围,让当地英国人的财富和女人陷入了缺乏保护的状态。恰恰这两样东西,却正是马来人所觊觎的——那些珍贵的油画,闪亮的银器;那些金发碧眼,身姿挺拔的英国女郎……哪个马来人不是垂涎三尺?于是,当地马来人长期对英国人的嫉妒与仇恨,找到了一个丑陋的发泄口。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矣。

    这一夜耀武扬威地屠戮着英国人的暹罗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引来了多么可怕的怒火。

    不宣而战的偷袭、亚罗士打的惨案,点燃了全英国的同仇敌忾的汹涌怒火。当晚侥幸逃出亚罗士打城的英国少女玛蒂尔达·史密斯被最后一批撤退的英军带回槟城后,在槟城的广播电台发表了对当地人暴行的血泪控诉。姑娘悲痛欲绝、虚脱颤抖着的声音,缓缓讲述着自己的父兄是如何舍命掩护她逃走,又是如何惨死在十几把砍刀之下的。还有她逃亡途中,在亚罗士打的街头目睹的惨况:手无寸铁的妇女被当街jianian杀,马来暴民甚至以抽肠取乐;沿途都是残肢断臂,还混着不少白人幼儿的尸体。被冷兵器砍得遍体鳞伤、甚至被钝器砸得奄奄一息的英国人爬得满地血rou,垂死挣扎……

    这一切的一切,彻底突破了英国民众的底线。要求政府严惩马来暴民,增兵马来亚的声音淹没了英国的大街小巷。甚至还有不少英国人迁怒于明国,认为明国是暹罗入侵马来亚的幕后黑手,原因之一就是亚罗士打的华人并没有受到暴乱波及,甚至还被暹罗士兵保护了起来。英国政府明白,是时候展现英国政府的强硬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因此发表了措辞极为严厉的讲话,声称“亚罗士打的野蛮暴行是对现代文明的严重挑战”,“大不列颠必将动用一切力量和手段,严惩凶手,以‘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军事行动彻底消灭暹罗武装力量,直至其最后一兵一卒。”

    明国民间也沸腾起来,要求政府撇清和“杀人凶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