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出其不意 (第1/2页)
众人一看有人发言,自然是要听一听他的思路,因为现在需要确定的是成员的名额,这一点是为了未来成员的安排来做准备的。 肖明接着说:“刚才程县长作了汇报,赵书记也从很高的发展角度,提出了议题,看来大家对于成立领导小组的重要性,都没有什么意见,所我觉得其他人员的增加应该考虑县委与政府两方面的因素,并且本着充分便于协调一致的原则,既要精炼,也要够用。当然,县委这一边既然是赵书记掌舵,再补充一个成员辅助一下工作,也是必需的。而政府这边,要处理许多具体工作,人员就应该充足一些。政府这边再出两个人员,这样也能配合好程县长的工作开展。这样有程县长带队,赵书记为工作保驾护航,县委县政府密切合作,相信咱们的这块工作,就好开展了。” 程志国也好,赵久腾也好,对于肖明的提议其实心中都有个评价,那就是又在和稀泥。 但是程志国作为县长,不便于再过多的表态,毕竟肖明的提议中县政府这边已经多了一个成员,要是再提出来增加人选,需要合理的理由。而赵久腾心中很清楚,再怎么说,自己毕竟是书记,不过肖明的提议中县委添加一人辅助协调确实应该,但是政府那边孟大成是自己的看重的人选,程志国自然也要有推荐的人选。剩下一个名额,按理说就应该留给常务副县长张远哲,毕竟张远哲也算自己的人,这样就对程志国就显得有些欺人太甚了。所以,赵久腾微笑着看了看肖明,微微的点着头,直到他说完。随后赵久腾又看了一眼程志国,程志国并没有回应他的目光,表情上也很平静。 “我看这样吧,考虑到大项目有三大块,其他杂项也有一些,而且毕竟我跟程县长还有许多其他工作要做,所以说,不能让具体办事的同志们手忙脚乱,我建议还是多给政府这边增加一个名额,总共六名成员,正副组长有我和志国同志担任,其他的四名成员,先由县委跟政府分别提出人员,下一次会议进行确认。志国县长,还有大家,看看还有什么意见?”赵久腾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是书记的特权,所以他在肖明提出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一下,其他人对于这种名额的争论,也就自然会消弭于无形。 程志国心中很是不满,表面上赵书记这样做,很照顾政府的实际,但是政府这边三个名额,暗地中早就倾向于书记的人选了,自己差一点就变成孤家寡人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说不报书记的人选,那也不可能,孟大成是要参加的,常务副县长张远哲,也应该在列,而他表面看也是倾向于赵久腾的。好在最后时刻赵久腾又放开了一个名额,但是自己依旧处于劣势,工作开展起来很难驾驭啊。 只不过既然事情已经论证到这个结果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争执。毕竟常委班子团结也是大原则。大家只能研究人选去了,对于名额还能有什么意见?因此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但许多人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后,自然会在人选上下一番功夫。 既然这件事情决定了人选由县委跟政府分头提报,那自然就可以由两套班子自行研究。程志国对于赵久腾最后能够主动提出一增设一个名额的建议,还算是基本接受。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市长邓子江的座机。 “邓市长,我是志国。关于我们县招商工作,要跟您再汇报一下,这一块我们刚刚开完常委会,决定搞一个领导小组,下一步有关招商方面的整体布置,县政府还要征求一下市领导的意见……您看?” 程志国的话并不多,几句话说明了事情,他自然是要跟主管市领导进行沟通的,尤其是这种事情不能不提前告知一下邓子江。 邓子江听完程志国的说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略微思考了一下回应道:“志国啊,经济建设是大局,招商引资是根本条件之一,也是基础。下一步市里也要统筹安排一下大型项目开发建设的筹划问题,提前要有工作组下去,你们那里我去看看,你把工作做好,但团结是大局,记住一点,心底无私天地宽。” “我知道了。”程志国放下电话,点上一支香烟,思考着。 看来市领导也在关注经济建设中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情况。看来挂牌督办的大项目,绝对不能单单依靠地方基层来解决问题。 既然市长要下来,那就更好,利用这次机会,把握好全局,才能更好的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