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六零 芭蕉心尽展新枝(二) (第1/2页)
; 吴甡并不赞成皇太子从秦晋大规模移民。:..当年高皇帝大规模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河南,兄弟不同村,家老不通信,致使许多人家再也续不上族谱。这做法在民间引起的反响很大,至今还了流传着朱皇帝三屠怀庆府之类抹黑之事。 而且现在的移民跟高皇帝那时候又不一样。 不可否认高皇帝是站在贫农一边皇帝,在华夏三千年信史中也算罕见。他的移民还在乎移民的人身健康和财产保全,并不是掠夺式移民。眼下沿途粮食补给都还没安排好,皇太子就如此匆忙地要求大规模移民,其实就是东虏一般的掠夺人口。最终带到山东的或许仍能有数十万口,但沿途死者十之七八,哀怨遍野……这和草菅人命又有什么不同? 吴甡缓步走出秦王府,心中却感叹时局之坏,竟然将一个天性老成的皇太子逼得如此急切浮躁。他转念一想,又担心山东残破之深恐怕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如果没有足够人口,真能立足脚跟么?就像当年诸葛亮给刘备的隆中策,以取荆州为重,却没想过刘备是否能够守住那块四战之地。 ——莫若入蜀? 吴甡迈出秦王府门槛,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竟被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偏安之举啊!难道自己也对当下的时局没有了信心? “吴老先生。”门厅有人躬礼叫道。 吴甡这才发现自己想得太过投入,竟然没看到有人等着。他站稳脚步。抬眼望去,倒也认识。只是没说过话罢了。 “下官秦府长史章尚絅,见过老先生。”章尚絅行礼道。 “不敢。”吴甡回了一礼:“长史有何见教?” 章尚絅上前一步,拜道:“求先生救救秦王。” 吴甡失笑道:“长史何出此言?秦王莫非有了急症?老夫虽然略通医理,却也不是圣手名医啊。” “下官怕秦王不日便要暴病了。”章尚絅面带戚色:“东宫求贤若渴,求人若渴,求财也若渴,秦王麾下一无忠勇之士为之仗胆,二无材力之士拱卫身侧。却偏偏坐拥三秦之宝,财货盈库,这岂不是自取灭亡之道么?” 这已经是明摆着说皇太子殿下要谋财害命! 若是换了东宫系武将听了,恐怕连最老臣的萧陌都会当即拔刀相向,谁都保不住这个章尚絅。 好在他面对的是玩转官场的吴甡吴阁老。 吴甡笑道:“适才已经见了长史的忠义,如今又让老夫见了先生的直率。以长史之见,老夫又能做些什么?” 章尚絅原本就是个不会弯弯绕的人。见吴甡这么问,只以为吴阁老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一心忠贞,看别人自然也是如此,想来这也是减轻太子的罪过,吴阁老身为臣下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请太子略取其半,则可保全亲亲之礼。”章尚絅天真道。 吴甡咧嘴微笑:“是秦王的意思?” “下官定会再去劝谏秦王。”章尚絅道。 吴甡微微摇头:“长史。这个顺序有差。万一我去与皇太子说了,殿下也首肯了,秦王却不肯,这如何是好?” 章尚絅一愣,皱眉点头。表示的确棘手。 “不如这样,你先去劝秦大王收拾细软。随殿下一同入京避祸。到了京师,也不用一半,只是少许给殿下一些军资,不就没事了。”吴甡笑道。 章尚絅想想也有道理,秦王入京是大事,又是跟着太子人马走,万一有个闪失,皇太子定然逃不干系。等到了京中,秦王自然能见当今天子,他还是族中长辈,岂会被皇太子欺压?这位长史惟独不知道,在东宫的时间表的来年三月有一桩太子一直挂怀的大事。既然能让太子挂怀到寝食不安的程度,那事肯定大得让天下震动。 到那时,又有谁会去关心一个藩王? 看着章尚絅欣然满意的神情,吴甡心中暗笑:这章尚絅忠勇直率,果然是个好长史。可惜于权谋一道浑然没有警惕,就连被卖了都要替人数钱。只要你们打好了包,最后运到哪里可就不是秦王说了算的。 …… “梅村兄!梅村兄!”侯方域回到住所,从满是酒臭味的被窝里将吴伟业扯了出来。他看着这个昔日的大哥、楷模、榜样堕落成了这般模样,心中不由一阵不耐烦。然而他自知非吴伟业帮忙,自己才能有出头的机会,只得忍着熏人欲呕的臭气将吴伟业扶坐起来。 “何事啊?扰人清梦……”吴伟业喃喃道,酒气上涌,烧得心肺一片火燎:“水,给我水。” 侯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