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乐师_18 咸鱼也想翻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 咸鱼也想翻身? (第1/2页)

    蒋家后院。

    祭典结束之后,蒋家大摆宴席,邀请那些达官贵族吃饭。之前祖宗显灵那一幕,实在过于惊世骇俗,大家到现在还没有缓过神来,所以都颇有共识地避开那个话题,只谈闲话。

    蒋老头也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与大家把酒言欢。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蒋老头的眉头才皱了起来,对坐在末席的萧二老爷感叹道:“蒋老弟,你家那个‘小天才’……看上去文绉绉的,可我感觉是他是一块软石头,不好捏啊!”

    萧二老爷忙道:“确实,那小子就是秋天的茄子——蔫儿坏!我们萧家出了这样的不肖子孙,实在是非常难堪啊!幸好,现在他与我们萧家断绝了关系。唉,希望他以后不要再闯出什么祸来,自己倒霉不说,还连累我们萧家……”

    蒋老头见萧老头撇清了萧家与云祺的关系,满意地点点头。

    “各位好友,我们蒋家呢,最近出了一个文院小才——蒋雪影,小小年纪已是文师二星,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吧?”蒋老头对同桌的几位微笑道。

    “当然,这是咱们阳林的骄傲,怎能不知?”

    “蒋小姐文才惊人,不到十七岁已是二星,简直就是文曲下凡啊!”

    “才入学一年就通过了二星考核,明年拿到三星甚至四星,完全不成问题啊!”

    “四星文师,那可是比我这个阳林知县还要高一级!以后,我见到咱这小孙女,也得躬身行礼啊,哈哈!”

    蒋老头笑道:“知县大人过谦了,呵呵!”

    “听说蒋小姐读的是上京凤鸣文院,那可是咱们大豫最顶级的文院,资质普通的文生根本进不去呢!”

    “那可不!凤鸣文院出来的人才,将来必然是国之栋梁,入朝为臣啊!”

    听着众人的恭维,蒋老头脸上的阴云略微减轻了一点,但还是颇感忧心地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个自绝家门的‘小天才’……”

    萧云祺拒绝与蒋雪影退婚之事,早就传得阳林县人尽皆知,满席众人自然清楚蒋老头愁的是这事。

    这小子当时信誓旦旦,一年半后要踏开上京凤鸣文院的大门,平时大家都当作笑话来讲,可若放在蒋家头上,自然心里有根刺,极是嗝应。

    万一这小子一年后,真的混出个二星品级出来,而蒋雪影又只拿到三星文师的话,那在‘文位相当’这条律法下,蒋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婚约,只能将前途绵绣的女才人嫁给这个穷小子……那可就亏大了!

    蒋家颜面尽失不说,还要打断牙齿和血吞,欲哭无泪啊!

    无论怎么说,蒋家都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阳林蒋家与上京蒋家是一族连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蒋老头才如此忧心,不惜借祭拜之事,集结全县名流来共商此事。

    蒋老头叹息道:“各位,不是我说,这小子看上去蔫,没什么出息,可他成事不足,坏事却有余,毕竟当初在乐道上颇有造诣,聪明自不在话下;如果他要故意搞事,这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一条落魄小狗,能翻出什么浪花来?”一位贵族不屑道,转身又向萧二老爷笑道,“别介意,针对的是他个人,不涉及萧家啊。”

    “明白明白,这条小狗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们萧家也是深受其害,却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啊!”萧二老爷痛心疾首。

    “蒋老哥放心吧,那小子现在就是一个泥腿子,看年纪也不小了吧,还没有投考文校,将来就是死老百姓一个,根本不值一提!”

    “就是,看他那体格,报考武校也不太可能,死咸鱼也想翻身?恐怕没那么容易喔!”

    一个中年男人微笑道:“不是恐怕,是必然。我可以保证,这小子进不了武校。”

    “哈哈!既然武校校长都发话了,那我这个文校校长也表态一下,这条臭虫有生之年必然也考不进咱阳林文校。”另一个人也抚手笑道。

    座上宾客都笑了起来。

    这种谈笑之间就将他人命运cao纵于只手的快乐,只有他们这些上位者才拥有;其他桌的富绅们投来的羡慕目光,也让他们非常得意。

    有人道:“阳林县是有了,怕只怕他跑到其他县投考,那可如何是好?”

    众人顿时一怔,纷纷沉默不语。

    阳林知县道:“附近县府,嵩阳和桂平两县与我有交情,届时我可以知会一声,至于其他县,我就有点说不上话了。”

    蒋老头眉头一皱,望向众人。

    众人皆摇头叹息。

    此时,萧二老爷开口道:“蒋老兄请放宽心!这小狗我知根知底,向来狂妄自大,对文校武校颇看不上,说什么‘文腐武痞’,甚是猖狂。以他的粪石个性,决计不会报考武生或文生的。眼下,他庇护于归乡富绅黑爷家中,听说还在练习乐技……肯定还要是走乐师这条路子。”

    “乐师?现在还有乐师?”

    众人松了一口气,都笑了起来。

    蒋老头却仍是不解其忧,望向阳林知县:“知县大人,如今的乐考制度还没有取消吗?”

    知县摇摇头:“名存实亡,空留其壳。虽说这七年都没有乐生报考了,乐校老师也纷纷转行,但还是有些老人别无他技,只能守着微薄的薪水留在校内。国家也不可能把他们赶走,只能等这一批老人死了,这乐考制度自然就消亡了。”

    众人奇道:“乐校还在?”

    “不是改文校了吗?”

    “还有老师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