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董贼的改革 (第2/2页)
拗不过儿子,李儒只得作罢,却是让典韦和王成刚几人寸步不离李陵身边。 李陵熟知这段三国历史,知道这乱世的始作俑者正是袁绍,至于袁隗、袁基的死,也是袁绍递刀的罢了。不过他如果不献“引狼入室”一策,而袁隗、袁基和袁家一众嫡亲不死,那他这个庶子要上位可不知道会有多难了。而其他大臣,只要不惹到董卓,还是可以确保性命无忧的,特别是自己的师父蔡邕还得到了董卓的重用呢,董卓对自己家也是极力拉拢,除非是雒阳城被联军攻破,不然暂时是没有什么危险。 如今董卓因自己提拔的那些士人两面三刀,纷纷造反,心情极不痛快,雒阳人人自危,而李陵却仍要留在京师雒阳,不是他不怕死,才穿越来的他可还没活够呢;也不是他要守护在李儒身边,在雒阳好歹李儒也掌管了羽林和虎贲二军,更有帝师王越做保镖,别提还有黄忠、甘宁等猛将在旁护卫了。加上李儒本身也是智计过人,在历史上都没有出什么纰漏,何况现在李儒拥有的实力比历史上只强不弱呢。 真正让李陵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人,那个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划下了重重一笔的传奇人物,号称“战神”的——吕布!他要留在雒阳,亲眼见证吕布的传奇! 吕布,字奉先,原为并州刺史丁原部将。丁原受何进之邀,入雒阳诛杀宦官十常侍,却没想到还没赶到雒阳,何进就被十常侍给干掉了。既然来了,还是带兵勤王的,总不能寒人家心吧?于是丁原被何太后拜为执金吾,负责雒阳城和皇城安全,也算是军权在握了。然而好景不长,董卓进京后,迅速吞并了何进、何苗的部属,又将目标转到了丁原的头上,于是便对仍在丁原帐下的吕布许以重利,诱使吕布杀了丁原,并尽吞其部。从此董卓在雒阳独揽军政大权,吕布也被董卓认为义子,封为骑都尉,不久又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李陵已经分不清这究竟是不是游戏了,除了一些人物的性格和想法外,一切竟然与真实的历史如此惊人的贴近,那么自己等人的到来会让这历史的走向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过吕布的确像书上说的哪样,生得威风凛凛、器宇轩昂。那天吕布亲自登门,请父亲李儒前往相国府议事。由于自己年幼,并没能在直接近距离接触到战神吕布,只是在院门内偷偷张望,看着头顶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内擐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的战神吕布,恭恭敬敬的扶请父亲上了马车,然后翻身上了一匹赤红色的骏马,之间那马浑身上下如烧红的火炭一般赤红,没有半根杂毛,从头至尾竟然约有一丈长,从蹄之顶,高约八尺,如此雄伟壮硕的马,定然是赤兔无疑了。 只是那吕布在翻身上马之后,却是回首向着门内望了望,正看见李陵那向着院内急闪的身子,那张稚嫩而又慌乱的脸,不由得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只是他也没有想到,那张稚嫩的脸,竟然会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脑海里,直到英雄末路的那一天……
李陵努力在平复自己那颗狂乱跳动的心,暗暗的自嘲自己那不争气的小心脏,他也没想到吕布的感官竟然会如此的敏锐,那一瞬间不经意释放出来的气场,哪怕是没有杀意,也让他如坠冰窟,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打湿。他在想,如果终有一天,他和吕布走到了对立面,能不能在那方天画戟之下逃出生天? 终于,李陵拿自己的年幼作为借口,掩饰了自己在吕布一个眼神之下的不堪。自己还想关注一下这个凭借自身武勇站在这个时代最顶端的男人如何去改变历史的走向呢,连人家一个眼神都承受不住那自己真就是白瞎了。看来回头是要抓紧武艺方面的修行了!想起自己从异空间拿回来的两件神兵,那杆枪自己暂时还舞不动,不过那柄长剑倒是挺趁手的,如今自己身边的一帮人里面,赵云似乎是枪弓剑样样精通,倒是不愁没有师傅。只不过那血色的剑身太过扎眼了一点,看样子得专门走一趟,替那柄宝剑打造个合适的剑鞘了。 回房叫来了管家熊伯,让他帮忙打听下雒阳城内制作剑鞘的几家作坊,便关上房门,拉上门栓,将藏在床下的血饮长剑给找了出来。只是令他奇怪的是,那原本血红的剑身此时看起来竟然和其他长剑已然没有什么区别了,甚至还不如当下上等的百锻钢那样锃亮渗人。仔细回想了下从那个神秘空间拿到这柄长剑时的情形,绝对是血色的没有错啊!要不是那杆“夺命索魂枪”还静静的躺在那里,加上自己先前拿起这柄长剑时,自己的脑海里竟然隐约升起一团血红色的红日与之产生共鸣,想起之前第一次接触它时似乎有一团血光射入了自己脑海中,似乎让自己与这柄剑之间建立了微妙的联系,让李陵确定这就是血饮,不然还以为自己的东西被下人调包了呢。不过这样也省了李陵费心思去伪装血饮的力气了。 几天后,一大早,李陵叫上了典韦和王成刚,将熊伯写好的作坊地址交给了李府的车夫,便坐上马车奔作坊而去了。一路上也寻思着给典韦弄一双趁手的兵器。之前典韦用的那双铁戟,在中牟的时候被王成刚给弄断了小枝,这次也顺便修补一下,如果看到上好的镔铁,倒也可以买来为典韦打造一双趁手的铁戟。本来之前李陵特意让王成刚去问了他的便宜老爸王越,如果打造鬼头环首刀的寒铁还有剩余的话,自己就花钱买下来,为典韦重新打造一对双铁戟,再为弟兄们打造一些趁手的兵器。可惜王越那些寒铁本就不多,又全都用在王成刚的那柄鬼头环首刀上了,李陵只得作罢。 到了熊伯推荐的铁匠作坊,说明来意,掌柜的倒是十分热情,一面安排作坊里的大师傅为血饮剑打量尺寸,查看典韦双铁戟能否修补,一面吩咐几个学徒去将作坊里收藏的几块上好的生铁取来。 李陵几人见状,也乐得清闲,便开始打量起大厅里挂售的成品兵器了,一看却不由惊讶,这个作坊的兵器种类不少,质量竟然也较为上乘,看来熊伯对自己的话非常上心啊,推荐的作坊在雒阳城内应该也是有着响当当的名号了。 李陵深知汉代是封建社会前期冶铁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汉代铸铁技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已能生产白口生铁、麻口生铁、灰口生铁以及白心、黑心可锻铸铁。不但铸铁技术有重大发展,铸造铁器也有飞跃进步。这时已能铸造大型的薄壁铁器,铁斧有直径达两米左右。同时铸造较小器物,已采用叠铸技术,把同一规格的具有多件范腔的铸范,多层叠装,通过一个浇注系统加以浇铸。看着大厅内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上至长枪大斧方天戟,下至匕首短刀袖里剑,甚至连头盔铠甲也是应有尽有,让初次踏入铸造领域的李陵是眼花缭乱。忽然他想起了刘谦、熊剑锋、李可、李武等一众小鬼头,毕竟他们虽然还只是娃娃兵,但是自己总得未雨绸缪,先替他们挑选一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兵器吧。 也许是知道李陵的身份,也或许是熊伯与掌柜的交情匪浅,掌柜亲自陪着李陵挑选兵器,一边还耐心的介绍着。旁边大师傅已经量好了血饮剑的尺寸,记录了下来,然后又仔细的研究了下典韦的双铁戟,发现打造材料并不是当下最好的百锻钢,所以才会被王成刚的鬼头环首刀轻易给崩断了,于是大师傅建议典韦重新打造一对。典韦闻言,自己也做不了主,还得看公子的意思,不过他也没去打扰李陵,只是与大师傅一道在旁静静候着,等待李陵挑选完兵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