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刘虞之死(下) (第2/2页)
会收敛部众,不再犯我大汉边界……』 『府君不怕乌桓出尔反尔?』田豫奇到,对于刘虞与乌恒单于只见的关系他也略有耳闻,知道刘虞在乌桓也有很高的声望,但是作为一个汉人能与异族坦诚相交,彼此信任,在这个年代倒也算是一桩异事。 『丘力居乃人杰也,必不负我。』刘虞目光坚定,最终却还是摇了摇头,叹息道:『然而如今此计不成,唯有靠公孙瓒以武力服之,方能保边疆太平无虞。异族窥觑我大汉山河已久,不过,若是白马将军一日在此,其断然不敢犯我大汉疆土。』 说到此处,刘虞有看向田豫,恳切的说道:『所以,虞还望将军能全力辅佐伯珪,助其常战常胜,卫我大汉边疆。这是虞最后的请求,希望将军应允!』 田豫久久不言,想起公孙瓒的种种行径,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身影,虽然不算高大伟岸,可是却让人心安。如果不是因为要回乡照顾年迈的母亲……只是,刘府君最后的请求,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族人,却是为了大汉边疆!这让自己如何能够拒绝!?看来自己注定与那人无缘了。 田豫双手抱拳,躬身一拜:『府君高义!豫心敬仰。虽身无所长,也定竭力辅佐公孙将军,不让胡人小觑我大汉!』 刘虞闻言,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很好!如此我便放心了。』说着,竟然自己朝着屋外走去:『走吧,别让伯珪等得心急了。』 田豫望着刘虞的背影,轻声叹息:『……刘府君,明知此去性命不保,为何还能慷慨赴死,毫无惧色?』
刘虞似乎听到了田豫的叹息,脚步在半空一顿,终究还是迈出了门外,只是他的声音还在田豫耳边回荡着:『虞为大汉尽心尽力终生,未曾负我皇圣恩,对大汉子民问心无愧,内省不疚,又有何惧?』 『府君……』看着刘虞决绝而去的背影,田豫心头微颤:「如若换作是那刘玄德,只怕也是会如此吧?」 ………… 居庸城破,公孙瓒活捉了刘虞及其妻子儿女回到蓟县,斩刘虞及其妻子儿女于蓟市。公孙瓒打算将刘虞的首级送到京师雒阳,却被刘虞的旧部下尾敦在路上劫走并安葬。刘虞死后,因其生前多年恩厚,遍及北地,百姓无不流泪痛惜。而公孙瓒除掉了刘虞,进而得到了整个幽州,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 几年后鲜于辅、阎柔等人起兵为刘虞报仇,各地纷纷响应。乌桓、鲜卑皆感刘虞恩德,各起族人助之,联合袁绍共击公孙瓒,公孙瓒众叛亲离,势力日渐衰微。 ………… 刘虞墓前,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刘虞碑前拜谒祭扫,大风呼啸,吹散一地黄钱,说不出的萧瑟感伤。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又一道年轻的身影迎风缓缓走来,手中拎着一个酒葫芦,随意的往口中灌了一口,看了看墓前那个落寞的背影,轻声叹道:『斯人已逝,国让难道打算就此沉沦下去吗?』 那墓前的青年正是田豫田国让,只见他似乎早已知晓来人是谁,头也不回地轻声应道:『乱世初起,黎民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只叹刘府君一心为民,最终未死在蛮狄之手,却丧命于萧蔷之争……』 兀自叹息一声后,田豫回首朝身后的那个男子望去,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落寞:『张兄明明胸怀若谷,最初却以屠夫之貌隐于市井之间。后又遇得明主,得以尽情施展才华,界桥一役,桃园画者之名响动河北。我想,终有一天,张将军之名定然会响彻天下……如此说来,国让还未恭喜益德兄呢!』虽是道贺,可他的声音中却並未帶有欢喜之色,似乎包含失落和淡淡的伤感。 隨后他缓缓地站了起来,转过身子,面色平静的看着迎面而来的那个男子缓缓走到他的跟前。那男子眉清目秀,一身再普通不过的素服,浑身上下却散发出一种出尘的意境,只是他眼神中流露的,却是一种仿佛这个世间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提起兴趣一般的淡然。而此人,正是平原相刘备的结义兄弟,燕人张飞,张益德。只不过田畴眼前的张飞却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反倒是个有着出尘气质的翩翩公子。 只见张飞对于田豫的态度似乎并不在意,只是洒然一笑道:『安喜一別,已是数年。当初你若不走,想必如今在战场上并肩杀敌的便是你我吧。』张飞一边说着,一边又咕了一口酒,随手用衣袖搽了一把嘴角的酒渍,随后将酒葫芦朝着田豫抛了过去,眼神中却充满了追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