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想让她改变变(7:43) (第1/2页)
以下是:
也许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却决不会为那些穷苦的人想太多,毕竟这是她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而这恰恰是李景要让她改变的。 李景的生活条件很简陋,生活也很清苦,不是李景没能力没条件去改变,而是李景想让大家看到这些的同时,别忘记以前的苦日子。 李景不希望山上这帮人忘本,如果这些人忘了本,那这些人早晚会堕落。 李景希望手下这些人过上好日子,却不希望他们穷奢极欲。 因此沈正送来的东西,李景都拒绝了。 李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表率,让大家明白他的苦心。 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李景过的清苦,下面的人也不好意思大手大脚。 但是如果李景娶了沈莹,那生活条件必然会改变。 李景不想让沈莹过自己一样的清苦日子,但也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奢侈。 偏偏沈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定期地让小蝶给他送一些好东西来。 像去年送的那件大氅,就花了几十两银子。 这衣服李景不是穿不起,关键是他不想穿这么贵的衣服,要不是张鳌发现里面绣的字,李景把那件大氅送出去就不会再要回来了。 李景知道沈莹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李景只希望沈莹在看到外面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以后能稍稍收敛一下。 李景要带沈莹出去见世面,沈正自不好拒绝。 但是带上女眷,回来时还要携带大量的银两,护送的时候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景决定带上半支突击小队,一支斥候小队,再加上亲卫队的成员。 这些人可以说是山上最精锐的成员,没有三五百人别想拿下他们。 等一切商议妥当,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这时陈大虎等人早已跑了过来。 见了柱子,大虎等人少不得一番寒暄。 李景没有理会这些家伙斗酒,他现在的心思全放在怎么让袁可立随他上山呢。 李景很清楚袁可立的价值。 袁可立不是名将,但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名战略家,袁可立做事看的是大局,布的也是大局,而且擅长具体的事宜。 而李景欠缺的就是战略眼光,很多时候李景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李景不会妄自菲薄,但是自知之明也还是有的,他很清楚红山岭能发展成现在这样,主要是凭着他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和一些运气。 但是当历史走向慢慢改变之后,战略布局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时李景就需要有袁可立这样的人指点。 因此李景才迫切地希望袁可立能随他上山。 .. 天启七年九月十六。(崇祯的年号实际上是从下一年才开始启用) 这天宜出行,访友。 这一天,沈沈正带着全家离开红山岭。 而李景则带着山上所有的弟兄把沈家一家送下山。 待沈正等人走后,李景对众人说,要下山办些事情,走后山上所有的事情都由高奇和张鳌处理。 随后,李景带着陈二虎率领的半支突击小队和一支斥候分队再加上五十多名亲卫下山。 李景是在红山岭以南十里的郭庄追上沈正等人。 同时在此等候的还有孙猛派来的二百官兵。 对于沈老太爷的安全,李景自然不会掉以轻心,早在两天前就已知会孙猛,让孙猛派人保护沈老太爷及沈家的家人。 孙猛自然知道沈老太爷的重要性,在接到李景命令之后,当即亲自带了两名亲信和绝对心腹的两百多人在红山岭附近迎接。 见李景到来,孙猛急忙上前抱拳道:“大哥,兄弟们可是恭候多时了,你跟大家见见?” 李景点点头,知道孙猛说的大家是指他的那些心腹们。 那两名亲信自不必说了,当初孙猛上山时带了五十多名官兵。 后来孙猛到林县赴任,李景怕孙猛初到林县势单力孤,安排了十多人随孙猛上任,其中就有这两个人,他们的家小现在都在红山岭住着呢。 孙猛在林县渐渐站稳脚跟,自然要提拔自己的亲信任基层的军官,当初带的那些人现在大多已经不是百户就是总旗了。 有这些人帮衬,孙猛很轻易地就掌控了下面的官兵。 不过孙猛为人看似粗豪,其实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千户是怎么回事儿。 这些部下为什么对他忠心耿耿?那是因为有李景给他源源不断地送银子,给下面这些人发军饷。 孙猛很清楚这些人是为李景掌控的,必须得让他们知道真正的首领是谁。 如果下面的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老大是谁,不知道应该为谁效命的话,那他这个千户恐怕就当到头儿了。 孙猛也是从士兵做起的,他很清楚当兵的人的心思,谁给钱,谁对自己好就为谁卖命。 不过孙猛不可能让下面一千多人全部知晓,因为知道的人越多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