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方程 (第2/2页)
长瓜睑,眼睛微微有点凹陷,看起来很憔悴的样子。 见方程衣着有些槛褛,李景皱了皱眉,转头看向杨柳风道:“慎行,怎么没给方先生换身衣服这么冷的天,穿这样的衣服,冻坏了怎么办虎头,把我的大电取来!” 杨柳风苦笑一声道:“无解想穿军衣,我给他别的衣服他不穿。” 李景一愣,他知道穿军衣就是当兵,只是李景现在所辖五县不仅在招募士兵,更在招纳有识的人才,这个方程言谈举止一看就是读书人出身,怎么会想当兵 “无解想穿军衣怎么回事儿”李景奇道。 方程起身揖了一礼说道:“启禀大帅,生想弃笔从戎,消灭流寇。” 见方程的表情有些悲愤,李景摆摆手示意方程坐下说话。 方程又揖了一礼方才坐下,然后开始述说自己为何想要从军。 方程,字无解,陕西巩昌府陇西县人氏,万历三十二年生人,今年三十一岁。 方程十六岁考中秀才,在当地被誉为神童,天启四年,年仅二十三岁便考中举人,在当地曾引起轰动,然而次年赴京会试未中,崇祯登基以后两次会试均失败。 他在崇祯元年会试时结识宋应星,二人相谈甚欢,方程受宋应星影响,开始接触农工技艺,恰逢徐光启起复,方程知徐光启于西,数,农,水利,天,机械均为精通,遂拜徐光启为老师,开始专研科,期间还结识传教士龙华敏,罗亚各等外国人。 崇祯四年会试,方程再次落榜,便不欲再考,方程本欲留京跟徐光启继续习.不料流寇攻占陇西,方程匆匆返回老家,发现房屋尽毁,家人己不知所踪,多方打听之后,才知家人俱已死于流寇之手。
方程家破人亡,悲愤莫名,立志要消灭流寇。 其时,陕西境内的流寇在官军的围剿下大部已被歼灭,残部窜入山西境方程见陕西境内基本再无流寇,便经西安,撞关,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山希望能加入曹诏的部队剿灭流寇。 这时曹诏所部刚好在太原大败流寇王自用部,流寇开始往晋南方向逃不久曹诏转战于潞安府方向。 内西方程日夜兼程北上,经过绛县时,恰逢李景的济世军招募兵丁,方程一想,流寇马上就要到平阳府了,不如就在这里当兵跟流寇作战,于是报名加入济世军。 方程报名时,正好杨柳风在场,杨柳风见方程的言谈举止好像是个读书人,便上前问了几句,听说方程有举人的功名,又是徐光启的生,杨柳风急忙带着方程去找袁可立。 袁可立与徐光启乃是至交好友,听闻是老友的生,便细细地询问了一番。听方程所述与徐光启所基本一致,袁可立大喜,当即带着杨柳风和方程二人来见李景。 听完方程的经历,李景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为什么袁可立会如此看重方程了,因为方程是徐光启的生。 徐光启在数方面的成就极高,在崇祯二年修改历法时,徐光启给崇祯上了道奏折详细地论述过数应用的广泛性,同时提了十个方面。 第一是天历法。 第二是水利工程。 第三是音律。 第四是兵器兵法和军事工程。 第五是会计理财。 第六是各种建筑工程。 第七是机械制造。 第八是舆地测量。 第九是医药。 第十是制造钟漏等计时器。 徐光启曾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同时每个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 当李景知道徐光启曾有过这样的提议时,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 徐光启建议设置的这些机构就是科院。 如果当时把科院搞起来的话,那中国以后将会是什么样子 李景简直都不敢想象了。 可惜徐光启设想的科院虽然得到了崇祯的的同意,但是限于种种原因,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徐光启还曾做过一件对中国近代科或者说数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翻译了《几何原本》,并且于万历年间就刊印发行了,李景曾看过这本书。可‘借的是由于某些原因,徐光启只翻译了前六卷。 另外,徐光启还曾写过一本农方面的著作,这就是《农政全书》,这本书此时虽未正式刊印发行,但已经有很多内容传了出来。 说实话,当得知科院没搞成的时候,李景曾经想过把徐光启绑架到红山岭,可惜当时红山岭的实力还弱,就算把徐光启绑架过来,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