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敲诈 (第1/2页)
第212章敲诈说到这里,李景忽然笑了笑:“张大人,我相信有些人肯定是不愿出钱出粮的,这你就得找周大人帮忙了,周大人手下的兄弟们为了大家拼命,他们却连钱粮都不肯出,那不是瞧不起周大人手下的兄弟吗让周大人带着兄弟拿着家伙跟这些人说道说道,这样他们就会同意了。中文..~*^*另外,你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回头我再收拾他们。” 张理跟周康两人相视苦笑,李景这是让他俩借着这个机会公报私仇,同时还在暗示他俩中饱私囊呢。 两人低声盘算了一会儿,然后张理说道:“李首领,我算了下,安邑县拿出五千石粮食应该没问题,至于银两,二十万两我估计应该能拿得出来。 李景摇摇头:“五千石粮食是可以的,但是二十万两银子似乎有些少了,五十万两还差不多。” 听李景报出五十万两,张理和周康两人吓了一跳,这可真是狮子大张口啊! 举手止住张理说话,李景接道:“你俩是不是觉得五十万两有些多,认为拿不出来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点问题没有.别忘了解州有什么有盐! 那些盐商要是没钱,这天下还有有钱的么还有那些个管盐的官员,他们能少捞了你让他们把吞到肚子里的银子全给吐出来!” 冷笑了一声,李景说道:“这些人盐商,盐官靠着盐业牟取暴利,但是国家却收不到应得的税收,不跟他们要钱跟谁要钱。你告诉他们,想活命就得出钱,你把他们每个人缴纳的数目都记下来,等下次我过来,我要挨个调查。” “等等,李首领,你不是说不攻城了么,怎么还来”张理忙道。 李景笑了笑道:“我答应不攻城,可没说不来啊!放心吧,我李景说话是算数的,决不会给安邑的老百姓造成任何伤害。” 摆了摆手,李景笑道:“就这么着吧,你俩回去准备吧,三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把这件事办妥了,然后就让流寇离开解州。” 张理和周康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尴尬,李景的态度简直是把他俩当成自己的下属了。 摇摇头,两人起身跟李景告辞,李景拱手相送,命亲兵把他二人护送到城墙下面。 安邑城内知州衙门正厅。 知州张理端坐正位,两侧则是知州同知刘柏以及解州一众官员,还有城里的官绅,富商,地主等人,在张理的身后一位师爷坐在一张书桌后面,桌上铺着纸张,墨水已经磨好。 “流寇的条件就是这些了,大家说说,都有什么主意”张理把在李景那里谈的条件说了一遍,最后问道。 “大人,五十万两实在是太多了!”知州同知刘柏面露难色说道。 张理摇了摇头:“确实不少,不过能有什么办法流寇现在就在城外虎视耽耽地盯着咱们呢!咱们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可是咱们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啊!咱们州库所有的银子划拉到一起也不过三万多两,就算把盐政那边的银子加上也不过十来万,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啊!”主簿许瀚说道。 张理点点头,这么多银子州库肯定是拿不出的。 笑了笑,张理说道:“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觉得自己的命重要呢还是钱财重要到了这个关头,自然要靠大家齐心协力。这样,本官带头认捐,不过大家都知道本官比较穷,没有多少家产,我尽最大的能力,出三百两银子。” 说着对身边的师爷指了指,示意他记下来。 听张理如此说话,众人都知五十万两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又见账房先生都准备好了,显然是张理早就打算要靠大家凑这笔钱。 张理自己都掏腰包,众官员不敢再说,纷纷到账房先生那里登记认捐。 这个说捐一百两,那个说捐五十两,一会儿工夫,在场的众官员就把认捐的数额报完。 看账房先生登记完毕,张理拿过账册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笑了笑举着账册说道:“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大家居然还不愿出银子,看来大家都是要钱不要命啊!” 冷冷地看了刘柏一眼,在座的除了张理就是他的官最大,认捐簿子上面第二个就是他的名字。 走到刘柏跟前,张理笑道:“刘大人,本官没钱是因为全仗着傣禄养活家小。你呢在解州地面,你的产业好像不少吧你就出一百两银子” 刘柏急忙摇手:“属下哪有什么产业,大人可千万别听别人胡说。” 张理冷笑道:“你那些产业都是用别人的名头顶着,别以为本官不知道,要不要本官一一给你说出来很多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