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下 (第1/2页)
吕惠卿却明显是尝而不知其味,对于这些来自狄谘的礼物并不珍惜。 “政事堂的大臣们,唯有子明与我,是真正受皇上知遇之恩的。”吕惠卿似乎并不在意石越的沉默,又用一种几乎是叹息的声音说道。 石越细细品味着吕惠卿这些努力把自己与他并称为“我们”的话语背后的含义,只觉其意味与甘蔗酒的味道一样值得玩味。 “我听说皇太后曾经私下召见过子明。” 石越眼中霍的精光一闪,却依然没有看吕惠卿。高太后不久前的秘密召见,每一句话都还清晰的留在他的记忆之中。 保慈宫。 轻纱之后的高太后看不见容貌,但声音却显得非常的慈祥与温和。石越很清楚的知道这位高太后,在他所出生的时空之中,有“女中尧舜”之称,是中国历代女执政者中,享有儒家最高评价的人物。对于这个女人,石越有着应有的敬意。无上的权力的唾手可得而不弄权,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敬佩,但另一方面,他却对这个女人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但此刻的高太后,却如同一个普通的慈祥的老太太,与石越叙着家常。“鲁郡君是小产过的,她的身子虚弱,特别需要小心的调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石卿家已过而立之年,又是朝廷重臣,若无一儿半女,对石氏祖宗来说,就是不孝。这也会招人闲话……官家的子嗣就来得艰难了一点,幸好今年风水好。听说王安石的幼女也有了身孕?” “多谢太后关心。桑夫人己有五个月的身孕。贱内第一胎流产,实在却是下臣疏忽之过。”石越想起此事,便自耿耿。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现下注意也未为晚。鲁郡君最是知情识趣的人,为人又乖巧,哀家也甚是喜欢她。宫中有一些进贡的续断、紫苏,还有一点昌王、嘉王带来的阿胶,等会儿都让你给鲁郡君带过去。要用得着宫中太医之处,石卿家也只管开口,总之是孩子要紧,不要有那么多忌讳。” 石越听到高太后突然提到昌王与嘉王,似乎另有言外之意,心中不由一颤。沉声说道:“太后恩德,臣感于五内。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高太后淡淡一笑,道:“哀家要你报答什么?你的本事,好好辅佐官家,就是报答了。英宗是大业未成身先故,哀家怕的,是官家也与先帝一样的命。” “太后放心,皇上吉人自有天相……” “不用说这些。”高太后摆了摆手,道:“哀家见过三位皇帝,英宗难道不是吉人?年纪轻轻也就归天了。做皇帝,就是辛苦命。今日见你,无非是说些肺腑之言,那些虚文,不过是骗骗世人的。” 石越越发疑惑起来,一时竟是不明白高太后见自己的目的。 “石卿家的才干,天下人有目共睹。也亏了石卿家,才扭转了新法的许多弊端。有了今日大宋前所未有的盛世气象,哀家也曾读过书,便是汉唐全盛日,中国也不曾有今日这么多属国吧?这是石卿的功劳。” “臣不敢当此誉。这是皇上盛德所致。” 高太后见石越如此,不由笑道:“石卿家还是真是谨慎小心之君子。哀家倒有点奇怪,太皇太后一向欣赏谨慎君子,为何却欣赏司马光多一点?召司马光在慈寿殿谈了那许久。”石越一惊,用眼角悄悄看了高太后一眼,却见高太后神色如常,似乎是说着闲话一般。“不论如何,哀家却是信得石卿家是个忠臣的。不过石卿家毕竟年轻,行事不够有时候不够细致也是有的。虽然说君子坦荡荡,但是最好也不要授人以柄。免得被人中伤。” 石越听到话中之意,似乎暗有所指。当下朗声道:“臣对于大宋的忠心,可表日月。请太后明鉴。” 高太后“嗯”了一声,微微点头,道:“哀家自是信得过卿家的。眼下官家病了,朝政就全拖赖卿家等大臣,又岂能谈得上一个疑字?自古以来,猜忌大臣,都是自取败亡之道。” “太后圣明。” “想来石卿家也听说过,太皇太后赐《汉书》第六十八卷给杨士芳。” “臣听闻过,这是杨家的荣耀。” “杨士芳以一介武夫,太皇太后却赐以《霍光、金日磾传》,亦是因为太皇太后在病中,思虑未周所致。天下忠臣何止千万,霍光、金日磾也并非杨士芳可比。要赐,也应当赐给司马光、石卿家这样的辅政大臣,而且也应当由官家来赐才是。” 高太后委婉的说起太皇太后的不是,石越自然是绝不敢插嘴的,当下只是静静的听着。 方说了几句,便见高太后自失的一笑,道:“看我,人老了,总爱絮絮叨叨,竟和卿家说起这些话来了。卿家切不可放在心上,亦不便外传。” “臣理会得。” “官家卧病这段时间,外朝之事,便要有劳石卿家多多留神,切不可使朝政全都荒怠了。也要防着一些jianian人趁机作jianian犯科……” 这位“女中尧舜”在会见的整个过程中,不曾说过半句逾矩的话语,只是提到太皇太后对司马光的信任,勉励石越忠于职守,谨慎小心,“不要授人以柄”。高太后的态度,宛如春风一般和蔼,完全是以对待子侄辈的态度,来叮嘱着石越。但是考虑到这次召见的形式与时机,话语中若有若无的暗示,石越却不能不有更多的联想。但是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太皇太后密召司马光,结果高太后知道了,自己也知道了;而高太后密召自己,连吕惠卿都知道了……“那皇帝知不知道?”石越心中一凛,“如果向皇帝坦白,必然得罪太后;如果不说,那么皇帝又会如何想?” 吕惠卿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话会令石越陷入两难之中。他想刺探一下石越,不料一颗石头扔出去,却犹如丢进了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没有半点声响。心里也暗暗佩服石越沉得住气,因说道:“当前的局势,昌王受诏而不肯离京,太后接连召见子明、冯当世等七八名大臣……” “相公耳目倒是很灵通。不知道这七八名大臣之中,有无相公?”石越悠悠瞥了吕惠卿一眼。 “我却没有这个福份。”吕惠卿的话中有几分酸意,两宫太后召见大臣,却没有他这个名义上的首相,既便明知道自己不被两宫太后喜欢,但是心里也不会怎么好受。 “……但是眼下的局势,不少人都在想要立昌王还立皇子吧?”石越忽然说道,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 看到石越终于说出这句话,吕惠卿点了点头,也不再迟疑,单刀直入的问道:“不知子明之意如何?” “不知相公之意如何?”石越注视着吕惠卿的眸子,似笑非笑的反问道。 吕惠卿站起身来,在雪中踱了几步,踏出几个深深的脚印。停了一会,忽然斩钉截铁的说道:“如果皇上不幸大行,立皇子则必然是两宫太后垂帘,我吕某人自知如此,必被贬斥远方,但是皇上知遇之恩不能不报。纵然头碎玉阶,我也要死争保幼主登基。” 石越淡淡一笑,他知道吕惠卿这话无非是说得大方,因为眼下的形势,如果昌王登基,摆明了他的下场好不了,扶持幼主,等到两宫太后一死,皇子亲政,他这份功劳就大了。这根本是吕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