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捕鱼 (第2/2页)
了。” 小虎、想子、大宏他们也学着二丫的样子,冲人群喊,让各自看好孩子。 路上还有看热闹的人赶过来,那捕鱼的挑着船、渔网、鱼皮防水衣,也过来了。 人群一阵哄闹起来,二丫又忙着喊话,让孩子们不要挤,大人看好孩子。 渔船、渔网下水,向对岸过去,人群也顺着岸边,向那边移动。 偶尔有大鱼跳起来,两岸就会爆发出一阵的尖叫。 离着对岸越近,大鱼跳出来的越多,尖叫声越发高涨。 大伯、二叔嘴张的,都快要流哈拉子的节凑。 太爷爷得意的跟二丫笑道:“怎么样?我就说他家有鱼吧!往年黄家也是年年捕鱼,我小的时候,年年都过来看热闹。有时候还能捡些小鱼、大虾、王八回去。 黄家仁义,有些中不溜鱼也不往水里扔,都留给我们这些小孩子捡回家打打牙祭。” 太爷爷一副忆苦思甜的表情,让二丫头疼。 拜托!现在这么忙,可没有时间回忆过去! 又一阵更高亢的尖叫声传过来,二丫忙跑过去,原来是起网了。 乖乖!那网满满的都是鱼,还好大。有的鱼不停的从网里跳出来,逃到水里。 十几个捕鱼的,竟然没有办法把网拖上来,大伯他们干着急,帮不上忙。 人群里有人喊道:“快!先把那两头的绳子传到岸上来,我们帮着拉绳子,你们在下面挑着网漂。不要让那鱼都跑光了。” 有人在旁边接话:“大叔!你放心好了,那满满一网兜子,全是鱼,怎么跑都跑不光!” 人群里发出一阵哄笑。 接着有人把两头的绳子都传了上来,两边一溜子的人,跟拔河比赛似得,一步步的往后退。 有人喊道:“把人看着后面,别退到田里去了。” 接着有人喊道:“好了好了!不能退了,到田边了。” “上来了!上来了!哇!好多鱼哦!” “乖乖!这老黄家,多少年没有捕鱼了,这鱼长这么大哦!” “哎吆!我的乖,那个不是乌龟么!它来凑啥热闹?!” “哈哈哈!” 二丫一边看着从水库里渐渐拖上来的渔网,一边听着众人嘻嘻哈哈的逗趣。 这就是农家生活哦! 收鱼的岸上是特地选的最宽阔的地方,后面背对着的是水稻割过以后的干泥田。即便有人不小心掉下去除了弄得一身泥,别的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鱼兜子里的鱼,被哗哗的翻到地上,一个个蹦跳的欢腾。 捕鱼的人问小虎大伯:“你家装鱼的框子呢!我给你把鱼放进去!” 这时候一大家子才想起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带过来! 人群里爆发的笑声更加热烈持久,虽然都是善意的,但是大伯仍旧是闹的满脸通红。 二丫爹忙说道:“我家离得近,我回去拿去!不过我家没有那么多的框子,怕是不够。” 二丫大伯也忙着说:“我也回去拿去!” 二婶娘家的哥哥也要回去拿! 那捕鱼的大声的说道:“那你们赶紧回去拿,我先把大鱼挑出来,分种类放旁边。” 那捕鱼的拖出一条大鱼赞叹道:“乖乖!这头黑鱼至少有三十斤,这都快成精了。” 接着又问小虎大伯:“王大哥,这鱼是自家留着,还是卖?” 大伯搓着手道:“先都放一边吧!我原本没想着有这么多鱼,什么打算都没有呢!” 太爷爷说道:“这条最大的自家留着,下剩的再说卖不卖!” 大伯忙应道:“哎!那就照六爷爷说的办!” 然后就是十几斤的大鱼、七八斤的大鱼、特小的只要不是黄牙鱼、翘白嘴等杂鱼,就全部扔到水里。 二斤以上的全部留着,二丫听到太爷爷回忆黄家当初的作为,自己就不敢不照着行。否则就是十恶不赦了。 二丫让捕鱼的把五六斤以上的鱼全部分到一边,杂鱼、虾、乌龟留给自家,因为二丫更爱吃杂鱼、虾、乌龟。 结果大伯坚决不让吃乌龟,还把乌龟背着二丫扔到了水里。 二丫只好耸耸肩,算了。 二斤以上四斤以下的鱼,在场的人人有份。 除了二丫娘家、二婶娘家另外会给。 其他来看热闹的,按家给,大鱼一家给一条,要是小鱼的话一家给两条,有那孩子,家里大人没有跟来的,也会照样得着。 都是捕鱼的人帮着分,根本不用小虎大伯他们动手! 捞完这一网,大伯就说不捞了。给捕鱼的一人五十文钱,另加一条五六斤重的鱼。 等到框子来了,就装框往家挑。竟然挑了六个挑子,还不带二丫要的那些杂鱼虾子。 好多人都走了,还有孩子蹲在那不舍得走,把留在岸上的泥堆子翻了又翻。 竟然还能翻到几条巴掌大的鲫鱼、还有一条跟黑棍子似得黑鱼,开心的用稻草穿了,连着分到的大鱼一起,一路跑着回了家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