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一位路人_第三十五章 身份暴露 陷入绝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身份暴露 陷入绝境 (第1/2页)

    第三十五章

    (呵呵,本章摘录的三国演义部分有点多,但是大大们放心,还是主要是猪脚的戏。那些只是一个历史背景的铺垫,我偷个懒呗。)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引数百骑往青琐门外,呼王允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允曰:“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时,各门火焰竟天,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

    巨变突如其来,虽然陆仁早有准备,但正在陆仁在董白的服侍下更衣准备就寝时听说西凉军已经破城,还是有些震惊。陆仁立马吩咐暗剑道:“你立马去请蔡老先生准备好和太傅大人告别,我们趁夜趁乱出城。”

    等暗剑走后,陆仁收拾了几样自己的随身衣物,带上东西就准备离开。可是猛然陆仁一回头看见董白正低着头抽噎,不禁大囧,自己怎么一慌乱把董白都给忘了。MD,你还是不是人了?要把人丢了吗?陆仁回身走到董白身前,问道:“白儿,你是要等西凉军进城还是和我们一起走?你自己选择吧!”其实陆仁也算好的了,到现在还让董白自己选择去留。要是换了别人,只怕你是我的侍婢,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没成想董白摇摇头道:“祖父已死,董白在世上无亲无故。如果公子不弃,董白愿随公子。”陆仁没有多说,带上董白离开了。

    刚一跨进后堂正厅,陆仁就道:“岳父大人,你准备好了没?我们马上连夜离城。”

    蔡邕本来看见董白一直跟在陆仁身后就颇有不悦,只是因为陆仁作为女婿对他们父女俩也算仁至义尽,而男人本就应该三妻四妾,也就没有多说。可是想起西凉军竟敢攻打长安,威逼天子,董白又是董卓孙女,而陆仁又要趁乱弃天子而去,顿时就有些责备。

    蔡邕不快道:“义浩,我本以为你说等待时机是等西凉军退去,难道长安被破,天子生死存亡就是你说的最佳时机吗?义浩,老夫劝你几句,莫要生气。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个个红颜祸水。义浩休要为一女子,而弃国家、弃社稷、弃天子于不顾。”蔡邕下意识的认为陆仁一破城就要跑,肯定是董白挑唆的,所以句句话里话外都针对着董白。

    陆仁有些尴尬,但这又是老丈人他不好发火。陆仁只是道:“岳父,现在不走就来不及了。我本来没这打算,(没有才怪,你等着这一天等的花儿都谢了。)只是我万万没料到西凉军如此之快就攻破长安。”

    马日磾一直没插话,也忍不住:“义浩,那先前我们恳请你为大汉出战,带兵上阵击退西凉军,你又为何不肯?难道你不就是因为董白进谗言吗?”马日磾干脆更直白,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董白。这下连身后的马忠、暗剑都有些疑惑,难道将军真的已经被董白迷惑了心神?连公私都不分了吗?不对吧,将军固然好女色,可府中小姐姿色胜于董白者也不在少数,怎么也没见将军真的为谁荒废公事?(陆仁虽然有些不拘小节,可是平日间公私也是分明的。)

    陆仁见身后的董白已经委屈的眼泪都快出来了,顿时气势迸发,一股冷然之气遍布正厅。只听陆仁换了一张脸,正色道:“此事一直以来都是陆仁一人的主意,与他人无关。还请太傅大人勿要信口雌黄,诬蔑他人。”

    众人都被陆仁那种浴血厮杀的战场之上练就的气势镇住了。不说一向陆仁恭敬有加的太傅马日磾和岳父蔡邕,就是久随陆仁的亲卫马忠和暗剑都极少见过陆仁如此冷然之色。董白虽然也有些害怕,但心中更是一暖,看来自己刚刚选择和他走没有错。

    片刻陆仁就回过神,继续劝蔡邕赶快离开。也许是陆仁的决心打动了蔡邕,也许是蔡邕想起自己千里之外已然伤心越绝的女儿,蔡邕跺了跺脚,终于决定立刻随陆仁离开。于是,众人告别马日磾,准备从城门离去。

    等陆仁一行藏身于城门口旁边的小巷里才发现,长安城门已经全部为西凉军所掌控,任何人不得进出。看来想要出城困难重重,陆仁很是忧虑。但是不得已,只得退回长安城中星罗网布的小巷中,等待时机。

    且说另一边李傕、郭汜纵兵大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死于国难。贼兵围绕内庭至急,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李傕等望见黄盖,约住军士,口呼“万岁”。献帝倚楼问曰:“卿不候奏请,辄入长安,意欲何为?”李傕、郭汜仰面奏曰:“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但见王允,臣便退兵。”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允自宣平门楼上跳下楼去,大呼曰:“王允在此!”李傕、郭汜拔剑叱曰:“董太师何罪而见杀?”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汝独不闻乎?”傕、汜曰:“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二贼手起,把王允杀于楼下。

    其实若是说王允是大汉忠臣,也无可厚非,但为人却是不咋地。就冲他为了个人私利,翻脸无情要害死老友蔡邕及其全家,便可见一斑。而且后来其义女貂蝉听说王允死讯也无所伤感,但是让陆仁啼笑皆非。王允啊王允,能把人做成你这样的,少有呀!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当下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帝在楼上宣谕曰:“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傕、郭汜曰:“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帝曰:“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然后谢恩,即刻命樊稠、张济二人将西凉军大部分领进长安城驻守,以防叛乱。李傕、郭汜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